美國銀行業業績喜憂參半 前景仍存變數
摘要: 新華網紐約7月20日電(記者紀振宇)近日,美國幾大銀行陸續發布了第二季度財報,從整體業績來看,盡管部分銀行第二季度實現盈利,但營業收入增長乏力、成本費用高企、次貸危機后一些問題資產的遺留問題
新華網紐約7月20日電(記者紀振宇)近日,美國幾大銀行陸續發布了第二季度財報,從整體業績來看,盡管部分銀行第二季度實現盈利,但營業收入增長乏力、成本費用高企、次貸危機后一些問題資產的遺留問題仍不容忽視,未來銀行業業績仍面臨眾多不確定性。
美國四大銀行三家盈利一家巨虧
由于受到其信貸成本降低影響,摩根大通銀行第二季度凈利潤超過市場預期,達54.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7%。
花旗集團則由于投行業務的強勁增長以及不良資產損失的減少,第二季度凈利潤超過市場預期,達到33.4億美元,同比增加23%。包括今年第二季度在內,花旗集團目前已連續六個季度實現凈盈利。
富國銀行第二季度凈利潤創下歷史新高39.5億美元,攤薄后的每股利潤為70美分,高于市場平均預期的69美分,也高于上年同期的55美分。
而全美資產規模最大的銀行美國銀行因繼續受抵押貸款業務損失拖累,第二季度損失88億美元,虧損規模創下該行歷史紀錄。這一結果遠差于去年同期的凈收益31億美元。同時,其營業收入同比大降54%,為135億美元。
銀行業營收增長乏力 依靠壓縮成本實現盈利
從美國前四大銀行第二季度的財報中不難看出,盡管三大銀行均實現盈利,但其盈利并不是主要靠業務增長來帶動,而是依賴壓縮成本。
摩根大通將第二季度的信貸成本由去年第二季度的33.6億美元壓低至18.1億美元。而其營業收入則呈現萎縮態勢,其占2010年總營收38%的投行業務今年第二季度營收環比下降13%,而固定收益部門營收也環比減少18%。
花旗集團第二季度營業收入同比減少7%,至206億美元,其中金融服務集團營業收入為163億美元,主要受益于其投行業務61%的強勁增長。
富國銀行首席執行官約翰·斯頓夫表示,由于高失業率水平阻礙美國經濟復蘇,銀行業務增長十分困難,該行第二季度主要依靠成本削減等措施來提振利潤。
而美國銀行季度巨虧的主要原因是與抵押貸款相關聯的業務損失巨大,相比去年同期,該業務當季損失增加近9倍,為145億美元。美銀首席執行官布賴恩·莫伊尼漢在聲明中說,美銀的主營業務顯然受到抵押貸款和解協議的不良影響。
銀行業未來業績增長堪憂
目前市場上投資者對銀行業績普遍不看好,金融類股近年來累積跌幅已接近6%。上述四大銀行股價今年以來也是下跌趨勢明顯,股價表現最好的摩根大通銀行跌幅超過3%,富國銀行跌幅超過6%,而花旗銀行股價跌幅超過18%,美國銀行股價跌幅更是高達26%。
從2011年上半年銀行業業績表現來看,營收增長乏力、次貸危機遺留問題仍然是阻礙銀行業未來業績發展的兩大難題。
首先,銀行業業績增長與經濟增長狀況息息相關,目前美國經濟復蘇依然疲軟,失業率居高不下,房地產市場低迷,企業投資熱情不高,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第二輪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于6月底到期,但基于目前經濟增長狀況顯著低于美聯儲此前預期,不排除美聯儲實施進一步刺激政策的可能性。
其次,次貸危機引發的一系列遺留問題仍然對銀行業未來業績造成重大負面影響。摩根大通銀行首席執行官杰米·戴蒙表示,次貸危機造成的美國房地產市場疲軟仍將對未來銀行業績產生影響,該行將面臨抵押貸款方面的巨額支出。
在次貸危機期間由于購買了銀行發行的與次貸關聯的抵押債券而導致巨額虧損的投資者開始集中對銀行“秋后算賬”。此外,來自監管機構的嚴厲審查和行業標準提高也令銀行業不堪重負。
各大銀行目前采取支付“和解費用”這種方式來應對接踵而至的訴訟,而這些和解費用動輒上億乃至數十億美元,這對于原本就成本高企的銀行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此外,美國銀行業對歐洲國家的風險敞口也成為未來業績增長的潛在威脅。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