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農藥店售賣催熟劑 黃瓜“一抹”就變粗
摘要: 記者走訪:少有農藥店售賣催熟劑 購買者并不多 水果檔主:多用在不易保存的瓜果 香蕉芒果居多 專家建議:不過量使用對人體無害 但需加強監管 “西紅柿"一抹"就變紅,黃瓜"一抹"就變粗&rdquo
記者走訪:少有農藥店售賣催熟劑 購買者并不多
水果檔主:多用在不易保存的瓜果 香蕉芒果居多
專家建議:不過量使用對人體無害 但需加強監管
“西紅柿"一抹"就變紅,黃瓜"一抹"就變粗”,日前據媒體報道,山東、安徽、江蘇等地菜農為令蔬果提前上市,在未成熟的蔬果抹上乙烯利等化學劑催熟,引發人們新一輪的擔憂,隨后上海市農科院方面表示,上海農戶早已不用乙烯利催熟。
那么,廣州情況如何呢?記者日前走訪發現,催熟劑主要使用在銷售環節,并非種植環節。在廣州,乙烯利、綠直靈等催熟劑售賣并不多,購買量也不大,應用品種也比較有限,主要是用在較難運輸的香蕉、芒果上等。至于“乙烯利”究竟對人體是否有害,業內看法相去甚遠,有專家呼吁對催熟劑使用過程加強監管。
農藥店:賣的地方少 買的人不多
一位種植業人士告訴記者,他曾在水果批發市場附近看到一些專門售賣食品添加劑、農藥肥料的檔口,里面有乙烯利等催熟劑售賣。不過,記者日前走訪江南水果批發市場、天平架水果批發市場等地,并未在這些檔口看到有催熟劑售賣。
記者輾轉聯系上了三家農藥店,三家均沒有“綠直靈”賣,但其中兩家有“乙烯利”售賣,分別在太和鎮和江高鎮。
記者隨后來到位于太和鎮的太和供銷社肥料農藥第一分店,在這里,一瓶凈含量為800克的乙烯利水劑價格為25元。店員告訴記者,他做農藥銷售幾十年,據他所知,現在已經很少有農藥店有乙烯利賣,“不要說廣州,連太和很多地方都沒有,像我們這些老店,才有這些老藥,連價格都好多年沒變過了。買的人也并不算多,很多人都沒聽過乙烯利的名字,更不知道這是催熟劑,主要是本地一些賣香蕉、芒果的人偶爾來買一些。”
店員還向記者介紹乙烯利的用法,最好的方法是用水溶解乙烯利,再用來擦洗浸泡番茄,“就和洗水果一樣,一兩分鐘就可以”,三四天后即可見效。至于用量,三四十斤的水只需溶解一兩的乙烯利,就可以用來浸泡催熟果蔬,這樣算來,一瓶乙烯利可催熟的果蔬量已相當可觀。
水果市場:一瓶乙烯利催熟過萬斤香蕉
在江南水果批發市場、天平架水果批發市場,不少香蕉、芒果等熱帶水果批發檔口的老板向記者表示,會使用催熟劑進行水果催熟,但會很慎重地使用。其中,受訪的6個香蕉批發檔口老板均表示會用乙烯利進行青蕉催熟。
在一家主營香蕉和椰子批發的檔口,一位姓古的檔主告訴記者,“把乙烯利加水勾兌,噴灑在香蕉上,用棉被蓋好,兩天就熟了。”
在天平架水果批發市場臨街的一個角落里,幾家并排的香蕉檔口前倒掛著一排排黃綠摻半的香蕉,十分引人注目。檔主們對媒體近日對催熟劑的報道頗有抱怨:“現在媒體報道太多,香蕉不好賣,才一塊二一斤,生意也不好做。”
記者向其中一位檔主請教香蕉催熟方法,她推薦記者使用乙烯利催熟。另一家香蕉批發檔口的老板表示,只要催熟劑用得熟練,只需兩三天青澀的香蕉即可變身黃熟,賣相甚佳。“一瓶乙烯利二十幾元,可以催熟幾萬斤香蕉,方便好用。如果你只是催熟百十斤蕉,不用自己掏錢買了,你去找個礦泉水瓶來,我給你倒一點回家用即可。”老板熱情地表示。
業內人士:多用于番茄香蕉芒果木瓜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資深種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水果方面,本地市場使用催熟劑較多的除了香蕉、芒果,還有木瓜,其中香蕉在廣州市場本地生產的相對較多,芒果則主要來自外省,要經過長途運輸。木瓜來自外省的占一半。而蔬菜方面,催熟劑使用最為普遍的是番茄,“番茄自然熟的話,需要三個月,但一般都是兩個半月就采摘,可以省半個月人工,使用催熟劑后,可以使番茄更加漂亮,賣相更好,自然熟的顏色要暗一些,沒那么好看。”他表示,本地市場的番茄,5~10月份間出現在市場上的,基本來自外省,其他月份出現在市場上的,一半來自外省。此外,瓜類比較普遍使用催熟劑,而廣州地區菜農主要種植葉菜類,瓜類主要是從外地運來。
專家觀點
支持派
用乙烯利就像把
蘋果香蕉放一起
廣東省農科院果樹研究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據其了解,目前廣州地區,主要是香蕉、芒果等較難運輸的水果,用乙烯利催熟比較普遍。但他強調,用乙烯利催熟香蕉,是“完全正常的環節,只要不過量,對人體健康沒有害處”。
這位工作人員解釋道,乙烯本來是植物代謝的天然產物,很多果蔬在成熟過程中都會產生大量的乙烯,以加速成熟。有人將已成熟的蘋果與生香蕉放在一起,過幾天生香蕉就會成熟,其原理就是利用已成熟的蘋果釋放乙烯來加速香蕉成熟。用乙烯利催熟果蔬其實是同樣的原理,不會對人體健康有什么影響。
反對派
過量滲透還是
會有不良影響
暨南大學食品科技研究中心李炎教授認為,乙烯催熟蔬果是一種世界通用的方法,使用歷史長達近百年,但他對目前使用乙烯利催熟香蕉等水果的做法仍有一定的擔憂。
李炎表示,乙烯利不是食品添加劑,它作為一種農藥殘留存在果體內,會對食用者產生不良影響。各國對乙烯利殘留量都有限制性規定,比如我國規定,在芒果等一些熱帶及亞熱帶水果中,乙烯利的最大殘留量不能超過2毫克/公斤,而催熟的果皮不得食用。李炎呼吁,有關部門應當對果農以及流通等環節的從業人員,加強必要的指導和培訓加強監管工作。 (來源:廣州日報)(文/ 記者 黎亮、盧迎新)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