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對美元首破6.4關口釋放匯率政策新信號
摘要: 經濟觀察:人民幣對美元首破6.4關口釋放匯率政策新信號圖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升破 6.42 新華社記者 秦迎 編制 新華網北京8月11日電(記者王宇 王培偉)在美聯儲重申維持低利率政策不變、歐美金
經濟觀察:人民幣對美元首破6.4關口釋放匯率政策新信號 圖表: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升破 6.42 新華社記者 秦迎 編制 新華網北京8月11日電(記者王宇 王培偉)在美聯儲重申維持低利率政策不變、歐美金融市場深幅動蕩之際,近期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出現劇烈調升,1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更是首次突破6.40關口,創出匯改以來新高。 分析人士認為,受7月外貿順差超預期、國外經濟環境惡化等因素影響,近期人民幣升值步伐有所加快。未來在央行貨幣政策工具箱中,匯率政策將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 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最新數據顯示,1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較上一個交易日驟升176個基點,報639.91點位,這是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首次升破6.40關口。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升值步伐明顯加快。本周四個交易日里,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已累計跳升314個基點。而自去年6月19日重啟匯改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累計升值達6.7%。 “短期看人民幣升值主要受7月份貿易數據影響。”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院長丁志杰指出。 海關總署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7月份中國貿易順差突破300億美元,達到314.84億美元,達到30個月高點,明顯高于市場普遍預期。 此外,丁志杰認為,人民幣對美元連續升值也符合當前中國經濟的基本面。“在主要經濟體經濟復蘇放緩、近期歐美主權債務危機加劇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依然保持了較快增長速度,這是人民幣走出連續跳升行情的宏觀背景。” 分析人士認為,人民幣匯率向均衡水平的靠攏,有助于優化資源配置,有利于中國經濟結構的調整。 中國社科院世經所國際金融室副主任張明認為,近期國際市場雖動蕩加劇,但中國匯改仍要“以我為主”,盯緊經濟結構調整的大目標。 相關新聞 1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升破6.4 再創新高 來自中國外匯交易中心的最新數據顯示,8月11日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中間價報6.3991,再創匯改以來新高。 >>>詳細 人民幣對美元進入"6.3"時代 外貿企業難逃沖擊 美債和歐債風波繼續甚囂塵上,加上法國AAA級評級可能遭降的傳言,彌漫在市場上的避險情緒越來越強,美元受避險買盤推動下大幅走高。令人出乎意料的是,人民幣對美元反而進一步擴大升勢,一舉進入“6.3”時代。 >>>詳細 此外,專家也指出,在美聯儲重申繼續維持低利率政策的背景下,美元繼續維持疲軟走勢無疑將成為全球金融市場的大概率事件,長期來看將導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的上漲,加大中國等新興市場國家的輸入性通脹壓力,而人民幣升值則有利于對沖這一風險。 “匯率升值不是治理通脹的專用工具,但在目前國際背景下,確實有助于抑制和緩解通脹,尤其是輸入性通脹。”丁志杰指出,人民幣匯率升值后,出口企業會通過調價轉移部分壓力,在出口國和進口國之間分攤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某些國家為所欲為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行為。 市場的種種跡象表明,在國際金融市場持續動蕩的背景下,今后匯率政策工具或將在中國諸多貨幣政策工具中,扮演著更為重要的作用。 “我們注意到央行最近提及貨幣政策順序依次是利率、匯率、公開市場、存款準備金率。”國泰君安總經濟師李迅雷認為,在存款準備金率上調空間日益狹窄的情況下,面對歐美國家貨幣政策的繼續寬松,中國央行將更多依仗人民幣升值的方式來保持一定的緊縮力度。 中國央行在7月底召開的分支行行長座談會上提出,在貨幣調控方面,未來要綜合運用利率、匯率、公開市場操作、存款準備金率和宏觀審慎管理等工具組合。與以往措辭相比,匯率政策明顯被排在了更為顯著的位置。 “國際市場的變化,讓人民幣匯率加快調整的時間窗口進一步提前。”丁志杰也認為,在全球金融市場動蕩的情況下,國際投資者自顧不暇,此時人民幣匯率政策有所動作,可避免套利投機性資本的干擾。 而在張明看來,下一步中國應利用這一時機,擴大人民幣對主要貨幣匯率的日均波幅,打破市場的單邊升值預期,讓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真正波動起來。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