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保捆綁銷售屢禁不止 工行存款變保險忽悠百姓
摘要: 銀行“捆綁銷售”保險公司保單,容易使消費者在沒弄清楚狀況的情形下“被購買”保險,從而引發各種矛盾糾紛,不僅侵害了百姓利益,也有損于相關機構形象。專家認為,從趨勢上看,銀保
銀行“捆綁銷售”保險公司保單,容易使消費者在沒弄清楚狀況的情形下“被購買”保險,從而引發各種矛盾糾紛,不僅侵害了百姓利益,也有損于相關機構形象。專家認為,從趨勢上看,銀保合作確實是未來一個發展方向,但目前由于保險公司壓力大、經濟利益驅使以及銀行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導致雙方容易在合作中出現一些問題。下一步亟待通過開展深層次合作、提升服務保險消費者能力、加強監管等方面規范雙方合作發展。 存款“變”保險 百姓被“忽悠” 2011年5月份,長春市民侯奎勇到工商銀行取錢,卻被窗口工作人員告知:因為他前期購買的是分紅型保險,不能隨意取款。自從2006年他在銀行參與了一項“存款贈保險”活動后,幾年來曾多次到銀行要求取款卻均遭到拒絕。 2006年下半年的一天,當侯奎勇在工商銀行辦理存取業務時,窗口工作人員告訴他說,他的存款已經超過了5萬元,可以參與“存款贈保險”活動。“當時我賬戶里有5.5萬元,想要存個活期,需要用錢可以隨時取,但業務員說參加他們的優惠活動,既能拿到高利率,還能額外得到一份保險。”他說:“本來我并沒有買保險的想法,但一聽說是贈送的,存款利率還更高,當然欣然接受了。” 2006年底,就在侯奎勇參與了“存款贈保險”活動幾個月后,他因家里急需用錢到銀行取現,結果卻被告知:他所購買的是分紅型保險,不能隨意取款。“我當時就暈了,當初辦理的時候明明說保險是贈送,而且并不涉及我本身的存款,況且也沒說不讓取款啊。”他說:“后來一打聽才知道,當初銀行實際上就是用我的存款買了保險,所以我存的錢自然取不出來了。” 從那以后至今,侯奎勇曾多次到銀行“理論”,卻始終沒有得到滿意的答復,“我家條件本身并不太寬裕,而且平時用錢的地方也不少,好幾次著急用錢取不出來,沒辦法都是和親戚朋友借的。”他說:“自己有錢取不出來,還要向別人去借錢,聽起來像是笑話,而且銀行告訴我這錢要到10年之后才能取,簡直哭笑不得。” 近年來類似侯奎勇這樣的遭遇在各地屢見不鮮,不少人糊里糊涂的就“被保險”了。長春市一位郵儲銀行的工作人員透露,當前銀行代理保險業務非常普遍,尤其是地段好、人流多的銀行網點更加流行,基于百姓對銀行、郵局等機構的信任,百姓的警惕性不高,很多時候讓百姓誤以為是銀行的新業務。雖然近來保監會、銀監會曾聯合發布《商業銀行代理保險業務監管指引》,并叫停險企“駐點銷售”,試圖規范銀保市場秩序,但銷售誤導等問題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上海銀監局今年5月發布銀行業客戶投訴受理情況通報,數據顯示,當季銀行代理銷售保險產品共引發投訴142起,較去年四季度增加56起,增幅達65%,也是投訴增幅最大的業務之一。 “三大因素”致銀行代理保險市場混亂 近年來,隨著保險市場主體不斷增多,保險公司的業務指標壓力越來越大。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吉林監管局人身保險監管處副處長張鍵介紹說,現在市場上有十幾家壽險公司,它們都想和銀行合作,一家銀行可以賣多家公司的產品,這種一對多的方式或者多對多的方式,使保險公司在與銀行的合作中處于弱勢地位,因此各家公司業務計劃指標就壓得特別重,尤其是新進來的市場主體。 業內人士透露,銀行雖不會要求柜員每個月要完成多少保險的指標,但是賣得多的柜員,自然可以得到更多的傭金。因此一些柜員們便使出渾身解數去拉客戶,有的甚至不顧客戶利益,欺騙利誘。“有些比較拼命的業務員,通過賣保險,一個月能掙上平常一年的工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商銀行工作人員說。 據了解,2001年時,銀行代理保險業務的手續費大概在1 .2%-1 .5%,2005年左右達到3 .5%,目前已經超過4%。手續費一高,銀行工作人員的提成也相應提高。不同的保險公司之間也存在著競爭,銀行柜員往往會選取傭金多的保險公司優先向客戶介紹。 此外,銀行業務員素質低下直接導致百姓“被保險”。記者采訪中發現,多數被騙者對于銀行代理保險業務并不熟悉,甚至簽完字走出銀行之后,都不知道自己買了代理保險。張鍵介紹說,由于銀行柜面人員主要任務是給客戶存貸款,銷售保險能力較弱,接受培訓時間也有限。“保險實際上是比較復雜的東西,有些銀行柜員自己都講不清楚,大多數到銀行辦理存貸款業務的老年人也不懂行,柜員怎么說他們怎么聽,于是產生了誤導。” “有的柜員比較實在,會跟你交代清楚這個產品是保險公司提供的,而非銀行。但是有些人可能就會耍點滑頭,為了多拿提成,會模糊很多細節,尤其是會勸一些不懂行情的中老年客戶購買。”張鍵說。 多管齊下規范銀行代理保險業務 專家認為,銀保合作,發揮銀行窗口優勢為百姓提供更豐富的金融產品,雙方聯手是未來發展趨勢,但當前很多違規操作的行為確實值得警惕,建議下一步雙方通過開展深層次合作、提升服務保險消費者能力、加強監管等方面做出新的探索。 吉林財經大學金融系教授劉吉舫認為,由于政策、個體能力等多種因素,致使目前我國銀保合作還處于比較淺層次的階段,鼓勵銀保雙方開展深層次合作、混業經營是我國金融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目前有些銀行和保險公司之間已經開始相互滲股、持股,比如交通銀行控股了交銀康聯銀壽,工商銀行控股的是金盛人壽,平安保險集團公司控股深圳發展銀行,“雙方更深層次的融合,可以使得雙方利益趨于一致,責任主體一致,發展目標、方向一致,有助于解決當前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劉吉舫說:“建議國家從政策上鼓勵銀行與保險公司之間加強股權合作,形成利益共同體,最終實現經營的一體化。” 中國保監員會吉林監管局辦公室主任科員顧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版權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