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行曝光150位欠信用卡客戶信息 只欠31元未能幸免
摘要: “敢拖欠銀行信用卡債務?小心銀行給你曝光!”近日,農業(yè)銀行[2.70 1.12% 研報]瀘州分行在某地方媒體曝光了約150位信用卡欠費人名單,身份證號、信用卡號、原工作單位、現(xiàn)在住址等重要信息未經
“敢拖欠銀行信用卡債務?小心銀行給你曝光!”近日,農業(yè)銀行[2.70 1.12% 研報]瀘州分行在某地方媒體曝光了約150位信用卡欠費人名單,身份證號、信用卡號、原工作單位、現(xiàn)在住址等重要信息未經任何遮擋就被公之于眾。 經記者統(tǒng)計,在上榜的150位信用卡“老賴”中,拖欠本息最高的一位達30.42萬元,40位卡奴身背數萬元債務,欠債數千元的客戶數量最多,達102位,4位持卡人欠款幾百元,3位逾期本息不足100元的用戶也被列入了“老賴”名單,最少的一位只欠了銀行31.01元。 農行瀘州分行表示,上述客戶經銀行多次催收都未還款,銀行根據持卡人授權、持卡人與發(fā)卡行的約定發(fā)布催收公告并披露相關信息,要求持卡人10日內繳清欠款,否則將采取進一步的催收措施。該行同時表示,本次未被曝光的信用卡逾期借款人應及時歸還欠費,否則也將被示眾。 記者昨日曾就此事致電農行總行相關人士,但沒有得到任何回復。 事實上,農行并非第一個在媒體發(fā)布催收公告的銀行。記者了解到,自2008年起,建設銀行[4.53 0.44% 研報]、中信銀行[4.32 1.17% 研報]等都在網站或報紙上公布過欠款人的信息,不過,這些信息往往只包括持卡人姓名和欠款金額,對于家庭住址和工作單位等重要信息鮮有提及。而將持卡人多項重要信息“赤裸裸”曝光的,農行尚屬首家。熱心讀者金女士認為,“銀行的做法有些不地道,不應該采取這么極端的手段,銀行還是得走法律途徑”。 農行曝光“老賴”名單是否侵犯了公民隱私權?北京市匯佳律師事務所律師尹晨對記者表示,我國并未明確禁止銀行登報曝光債務人,因此從法律上來講,銀行有權選擇是否曝光“老賴”信息及曝光的程度。不過在尹晨看來,農行這一行為雖然沒有觸犯法律,但從情理上來講有點說不過去,銀行在催收債務時應當更人性化。 某股份制銀行信用卡中心人士告訴記者,遇到拖欠事件,銀行有多種催收方法。首先是以短信形式提醒持卡人還款;若持卡人仍拒絕還款,信用卡賬務部門會與持卡人聯(lián)系,詢問原因,并為持卡人制定合理可行的還款計劃。“要是出現(xiàn)長期不還或惡意拖欠的現(xiàn)象,此筆賬務將交由討債公司負責,銀行也會對此類公司做出約束,以免出現(xiàn)暴力、脅迫等過激行為。必要時,銀行會起訴持卡人。”對于農行瀘州分行的行為,上述人士評價道,“有點過”。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系副主任呂隨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這一事件是國內銀行開展信用卡業(yè)務初期急于“跑馬圈地”的惡果,如果銀行能仔細審核申請人信用,建立起完善的審批制度、明確申請者的緊急聯(lián)系人、第二還款來源,就能有效杜絕拖欠現(xiàn)象。他建議,銀行應建立信用卡持卡人追蹤部門,定期對其工作、住址、電話進行回訪確認。“銀行在催收時也要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把有理的事變成沒理。” 央行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信用卡呆壞賬率為1.4%。根據農行年報,截至去年底,農行個人卡透支余額達1003.50 億元,同比增長165.3%,個人卡透支不良貸款率為0.85%。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新華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