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洋節”別成出“洋相”
摘要: 溫培雅 高圓圓12月24日是平安夜、12月25日是圣誕節,再加上正值周末,于是隨著歡快的《鈴兒響叮當》,到處一片節日景象,導致的直接后果就是商場、超市人滿為患,大小飯店個個爆滿,風光路和解放大道嚴重堵車&
溫培雅 高圓圓
但是,在瘋狂過“洋節”的人群中,有多少人真正了解這些節日的含義呢?圣誕節的英文是“基督彌撒“的縮寫,彌撒是教會的一種禮拜儀式,圣誕節慶祝的是耶穌的誕辰,所以是基督教徒的節日。在國外,平安夜孩子們會早早睡下,給圣誕老人留下時間送禮物,第二天清早大家一起拆禮物,然后去教堂作彌撒。這個節日被國人如此推崇,很有些莫名其妙的味道。洋節在中國總是過的水土不服——本應安靜度過的平安夜滿大街都是徹夜不歸的狂歡人群,圣誕夜的火雞大餐變成狂吃火鍋、猛喝二鍋頭,兩個“洋節”統統以“夜宴”的形式慶祝,這場景估計老外見了也會嘆為觀止。
其實,我們有自己的傳統節日,而且每一個節日都凝結著無數傳說和故事。比如意味著團圓的中秋節,據說元朝的統治者怕人民造反,禁止聚眾談論。群眾就把起義的時間寫在紙上,包在月餅里,家家戶戶互相送月餅傳遞信息。端午節是懷念投江的屈原,清明節是紀念“威武不能屈”的介子推……放棄自己幾千年文化沉淀的節日,而去過不明所以的“洋節”,注定會出“洋相”的。
事實上,我國政府已經開始有意識地引導民眾關注自己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成為法定節假日就是一個積極、明確的信號。對待外來文化,我們應該學會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