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藥價需要開“大處方”
摘要: □白 嶺 低價競爭、高價公關、消費者埋單的“食物鏈”模式,正蠶食著醫藥行業的健康發展。藥價虛高不下,近日央視報道有的藥品從企業出廠到醫院零售價格竟然一路升至9100%。國家發改委日前已發布
□白 嶺
低價競爭、高價公關、消費者埋單的“食物鏈”模式,正蠶食著醫藥行業的健康發展。
藥價虛高不下,近日央視報道有的藥品從企業出廠到醫院零售價格竟然一路升至9100%。國家發改委日前已發布《藥品出廠價格調查辦法(試行)》,將對國家發改委定價范圍內的藥品開展出廠價格調查,掀開藥價的老底。
藥價虛高,埋單的是患者,然而藥廠的日子也不好過,生產廠家需要委托醫藥公司進行招標。但是,大部分的加價被用在醫院、醫生、相關部門,企業在這個加價空間里所占的比例不到10%。一壓再壓的基藥招標價格、大幅上漲的人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使得今年多數上市制藥企業的利潤增幅降低50%以上。
許多賣幾十元的藥品,出廠價往往不超過10元。有業內人士表示,藥價虛高的一個重要癥結是采購環節中層層加碼。有報道說,100元的抗生素中有30元被醫生拿走。醫生開處方提成藥價早已是公開的秘密。只要醫藥公司、醫院、醫生等各個環節利益均沾的潛規則不改變,藥品中標價就很難回歸到合理范圍。
其實,對于患者來說,藥買貴了還不算是最壞的。更可怕的是藥價中的提成導致許多醫生的處方不是以病患的治療需要為導向,而是以個人利益為導向,過度醫療現象嚴重,不僅加大了看病貴的程度,而且給患者的健康帶來巨大隱患。“能吃藥不打針,能打針不輸液”的世界衛生組織用藥原則,在中國早已被顛覆。2009年中國醫療輸液104億瓶,相當于13億人口每人輸液8瓶,遠遠高于國際上2.5至3.3瓶的水平。
發改委從藥品出廠價開始查,就是掀藥價的老底,利于招標方了解成本,也避免某些利益團體鉆空子。但僅有查是不夠的,還要有公開的結果,將中間利潤暴露在陽光下。而這還不是最根本的,最根本的在于政府管理機構的徹底改革,治理藥價虛高需要醫療部門乃至政府財政部門等“會診”,開出“大處方”。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