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食品是如何出來的
摘要: □舒圣祥 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蒲長城表示,中國食品安全監督抽查的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出口食品在國外的檢測合格率也在90%以上。近年來,質檢總局完善了生產許可制度、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抽查制度,研究提出
□舒圣祥
國家質檢總局副局長蒲長城表示,中國食品安全監督抽查的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出口食品在國外的檢測合格率也在90%以上。近年來,質檢總局完善了生產許可制度、國家食品質量監督抽查制度,研究提出了不安全食品召回管理制度,并和有關部門共同建立起風險監測監管工作制度。蒲長城說,“安全的食品是生產出來的,不是監管出來的”,食品生產企業當前應加強誠信建設和行業自律。(11月13日中新網)
當公眾還在為“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而苦惱時,質檢總局“中國食品安全監督抽查的合格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的表態,離公眾實際感受實在是有些太遠。很多網友對這個數據的準確性提出質疑,認為將三聚氰胺、瘦肉精、地溝油等都歸入剩下的10%是不合理的。其實,我倒不懷疑這個數據的準確性,關鍵的問題在于合格標準的差異。舉例來說,三聚氰胺、瘦肉精、地溝油等,在引發關注之前,根本都不在食品安全標準檢測范圍之列,合格率高又有什么好奇怪呢?
不可否認的是,國內食品安全現狀較差,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標準低,一個是缺乏監管。出口食品90%以上的合格率證明,只要我們制定嚴格的標準,然后輔之以嚴格的監管,國內食品生產商也可以按照標準為消費者生產出安全的食品。
如果認定“安全的食品是生產出來的,不是監管出來的”,將提高食品安全的希望寄托在誠信建設和行業自律上,那么,食品安全很難在監管乏力的情況下實現。
安全的食品固然是生產出來的,但是這個生產過程必須處在嚴密的監管之下,否則食品安全可能會像地溝油一樣經得起檢驗,卻經不起媒體的曝光。國人的腸胃,對各種名字陌生的化學制劑并不具有更大的抵抗力,表面上的食品安全合格率即便再高也沒有意義。
質檢部門官員說“安全的食品是生產出來的,不是監管出來的”,在公眾看來難免有推卸職責的嫌疑。事實上,如果沒有“食品安全依靠監管”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沒有“安全的食品是監管出來的”的信念,那么,90%以上的食品安全合格率就是一桶清亮的地溝油,雖然樣樣指標都合格,但是后果誰吃誰知道。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