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需求的不僅是高學歷人才
摘要: □ 邱學忠 不可否認,在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上,高學歷往往能夠成為首次就業的“敲門磚”,加之大專、本科、碩士的年薪一般都相差好幾千元甚至上萬元,因此,追求高學歷已成為莘莘學子的人生目標。然
□ 邱學忠
不可否認,在競爭激烈的人才市場上,高學歷往往能夠成為首次就業的“敲門磚”,加之大專、本科、碩士的年薪一般都相差好幾千元甚至上萬元,因此,追求高學歷已成為莘莘學子的人生目標。然而,為了適應市場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僅僅擁有高學歷是遠遠不夠的。
某大型企業從“雙高”人才市場上選聘了一名某名牌高校的畢業生,這名被集團視若珍寶的“頂尖人才”,其工作成效卻讓企業大失所望。這名大學生由于個性較強、自負,工作中連一篇像樣的研究報告、管理制度也不能獨立完成。
專家指出,高學歷者在就業上應該有一種全新的觀念,也就是說要正確評估自身價值。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衡量人才的標尺是“效益”而不是文憑,高學歷者在未能為社會創造出效益之前,不應當以“人才”自居,一旦成為知識性失業隊伍中的一員,就要轉變觀念,調整心態,盡快使自己成為符合市場需要的真正人才。
與此同時,全社會也應進一步營造有利于高學歷人才就業的寬松環境。用人單位一定要從企業長遠發展的高度出發,從經濟全球化的角度著眼,為企業發展聚集和儲備高素質人才,并采取切實有效措施,加強對高學歷人才的再培養。由于他們的理論功底深厚,但是實踐經驗不足,可以通過交課題、下任務、壓擔子,促進其健康成長。人才高消費是一種浪費,而高學歷人才失業更是一種不正常的社會現象。如果在國內失業的碩士、博士到了國外卻能很好地發揮作用,我們就更應當反思了。
當然,對高學歷人才自身而言,也有一個準確定位的問題。擁有高學歷,只能說明接受過高層次的教育,并不意味著能力強,還需勇于實踐,努力把理論知識運用到日常工作中,發揮自己在技術攻關、理論研究等方面的專長,使自己真正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才。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