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不給老師也“貼標簽”
摘要: □伊 迪 最近,西安某小學給一些學習成績差的學生佩戴“綠領巾”,與佩戴紅領巾的“好”學生形成鮮明的對比;內蒙古包頭二十四中給優秀學生發放“紅校服”,普通學生則穿藍校
□伊 迪
最近,西安某小學給一些學習成績差的學生佩戴“綠領巾”,與佩戴紅領巾的“好”學生形成鮮明的對比;內蒙古包頭二十四中給優秀學生發放“紅校服”,普通學生則穿藍校服或白校服;山東棗莊三十九中根據學生成績好壞,為部分班級的學生分發紅、黃、藍三種顏色的作業本。校方說這樣做是為了激勵“差生”,但“差生”及其家長感到很自卑。(昨日《天中晚報》)
有人說中小學生按成績排名次不好,于是一些學校就不排名次,但另一些學校非排名次不可。教育部門不準老師體罰學生,提倡老師和學生交朋友,于是一些老師不斷提高親和力,但另一些老師體罰起學生來卻毫不留情。排名次含有隱性的歧視,體罰是顯性的暴力,用不同的顏色來區分學生的好壞,則是顯性的歧視和隱性的暴力。不知道教育發達的國家有沒有這種做法,也許這是咱們國家教育界的一大發明,別看咱們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總是讓人詬病,但學校對付起學生來還是游刃有余的。校方的出發點固然是好的,所謂“激勵”的說法亦固然可信,但“差生”及其家長的感受決不能忽視。一句“阿拉是上海人”就讓非上海人感到很不舒服,更何況是用鮮明的顏色來區分!
學生和家長對于學校給學生“貼標簽”的這些做法,即使有意見,也只能無奈接受,況且學校打出的還是為學生好的幌子。從報道來看,學校的這些做法得到了老師們的支持。既然學校和老師認為這些做法是對的,何不將這種做法搞得更徹底一些?老師有優秀與普通之分,要是也“貼”上“標簽”,豈不是“激勵”的作用更大?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