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潔也是孝心
摘要: □ 牛 林東晉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陶侃年輕時,曾在潯陽縣做過“監魚梁”,任上忠于職守,待人和善,頗有人緣。有一次,其部下見其生活清苦,便從魚品腌制坊拿來一壇糟魚給陶侃食用。孝順的陶侃惦念
□ 牛 林
東晉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陶侃年輕時,曾在潯陽縣做過“監魚梁”,任上忠于職守,待人和善,頗有人緣。有一次,其部下見其生活清苦,便從魚品腌制坊拿來一壇糟魚給陶侃食用。孝順的陶侃惦念母親平素好吃糟魚,便趁同事出差之機,順便給母親捎上這壇糟魚,并附上告安信。陶母收到信物,甚為侃兒一片孝心高興。于是隨口問送信物之人:“這壇糟魚,在潯陽要花多少錢?”那人不解其意,直夸耀說:“這一壇子糟魚用得著花錢買?去下面作坊里拿就是,伯母愛吃,下次我再給你多帶幾壇來。”陶母聽罷,心情陡變,喜去憂來,將糟魚壇口重新封好,叫客人把糟魚給陶侃帶回,并附書責備兒子:“爾為吏,以官物遺我,非惟不能益吾,乃以增吾憂矣。”陶侃收到母親返還的糟魚和責備書,萬分愧疚,深感辜負了母親的訓導,發誓不再做讓母親擔憂之事。從此,陶侃為官更加公正廉潔,公私分明,深受百姓愛戴。這則故事從另一個角度給了我們這樣一個啟示,廉潔也是一種孝心。的確,孝道是歷朝歷代都推崇的教道,尊敬長輩、孝順父母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傳統美德。其中“盡孝”的方式之一就是讓父母、長輩晚年各方面的生活得以保障,許多領導干部亦如此。許多人職務升高、收入增多以后,對父母、長輩盡孝的物質基礎也大大提高,便在衣、食、住、行、醫等方面考慮周到,全力盡孝。如果是靠自己的正當收入為老人盡孝當然無可厚非,長輩受之,也坦然舒心。但如果用非正常收入得來的錢物拿去盡孝,必然會增添飽經風霜的長輩們的憂慮、擔心,反成了不孝的表現。因此,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廉潔確實也是一種孝心。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