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土地自由呼吸
摘要: □ 馮國慶 馬清漪如今,各縣區城市化進程提速,一些鄉鎮為了追求廣場、道路的寬敞,不惜耗費巨資大面積硬化,既擠占了土地又勞民傷財。大地的“皮膚”硬化后,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硬化后的廣場、
□ 馮國慶 馬清漪
如今,各縣區城市化進程提速,一些鄉鎮為了追求廣場、道路的寬敞,不惜耗費巨資大面積硬化,既擠占了土地又勞民傷財。
大地的“皮膚”硬化后,帶來了嚴重的環境問題:硬化后的廣場、道路磚與磚之間不透水,雨水沒處去就只能往地勢低的地方白白地流淌,難以滲透到土壤當中,使土壤得不到滋潤,改變了土壤結構,降低了墑情,硬化后的土壤因缺水而干旱板結,使寄生其間的植物失卻了生存的家園,生物也喪失了依托松軟土壤產卵繁育后代的基本生育條件,所以,夏日人們難以再聽到蛙鼓和蟬鳴這些來自大自然的聲音。大量雨水被直接排走也會導致城市地下水得不到補給,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和缺水現象,嚴重影響河流水質與生態環境。
人離不開土地,生物離不開肥沃的土壤,讓陽光、雨水和空氣滲透到土壤之中,保護生態環境不被異化、污染和破壞,保護原生態的自然景觀,是人們所期盼和向往的。雨水是天降甘露,土地只有承接雨露才能得到滋潤,萬物只有通過水的潤澤才能生存和發展。保護生態環境,改善環境質量,少點硬化的土地,多點松軟的土壤,讓土地自由呼吸新鮮的空氣,從中領略田園景色和鄉野氣息也是我們的美好愿望。
筆者閑暇時查閱資料看到,歐洲不少城市街道仍沿用上百年的石條路,這樣的道路有很多縫隙,形成了很強的滲水能力。而當地的天然草坪或沙石地面也起到分流雨水的作用,避免短時間內大量雨水直接傾瀉到城市地面,有效緩解了大雨滂沱后地面排水的壓力。
我市一些縣區在路旁或是廣場用花磚鋪地,既能保存水分,又能為小草生長提供空間。小草即使生長在土石之間,也能通過磚石的縫隙長出一片碧綠,有利于保護環境。這是一個可以推廣的好經驗。
對正在加速向城鎮化道路邁進的我市而言,保護好城市的生態環境,避免大面積的道路和廣場硬化,讓土地自由呼吸,并通過土壤下滲把暴雨轉變成可利用的水資源,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