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大運會釋放的綠色夢想
摘要: 馬清漪2011年8月12日對于深圳而言是個令人難忘的日子,第二十六屆世界大學生夏季運動會在這里隆重開幕,我們在觀看精彩的大運會開幕式時,注意到此次大運會有著諸多精彩亮點和綠色元素,可謂精彩紛呈。首先,在
馬清漪
首先,在于它人性化的環保理念。近年來,由于煙花能夠很好地烘托節日氣氛,燃放煙花已經成為大型活動慶典上的“保留節目”,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腳印”和2010廣州亞運會廣州塔的旋轉煙花都曾讓世人驚嘆。然而,今年8月12日晚深圳大運會開幕式給人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在深圳灣畔“春繭”上演的開幕式,沒有燃放五光十色、絢麗奪目的煙花,因為距離深圳灣體育中心“春繭”幾公里外的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內棲息著近200種、40萬只鳥類;與之隔海相望的香港米埔自然保護區內也有超過300種鳥類,為了保護鳥類,不讓它們受到驚擾傷害,讓鳥兒度過一個像往常一樣寧靜的夜晚,這次大型國際體育賽事取消了燃放煙花的活動。
其次,在于它綠色的環保概念。在設計建設之初,節儉惠民、環保高效就成為本屆大運會場館建設的核心追求,體現了綠色大運、低碳大運的宗旨,這次體育盛會中一半的新建場館在賽后會整體移交深圳高校,做到地盡其利、物盡其用。開幕式的綠色環保概念更是當今世界的年輕人所提倡的生活方式,表演使用的舞臺就是由1100多萬個向深圳市民征集來的廢棄塑料瓶搭建而成,使用完后還可回收利用。在文藝表演里出現的自行車運動、極限運動等都是年輕人熱愛的低碳環保運動,引導著年輕大學生們向往和追求低碳的環保生活。
再次,在于人們的綠色行為。為了給大運會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深圳市先后投入700億元還市民一個“水清岸綠”的深圳;為保障交通暢通和空氣質量,深圳市在全社會開展了“綠色出行、停用少用、給力大運”活動,號召廣大車主朋友在大運會期間主動停用、少用機動車,除了政府推動,深圳市民也以實際行動踐行“綠色”生活,在不少小區的停車場、地下車庫、政府和企業的停車場都能看到貼著“綠飄帶”的車輛,這意味著這些車主在大運會期間自愿放棄駕車上路。而更多的深圳市民為了支持大運會,自覺選擇“綠色出行”,攜家帶口坐地鐵、乘公交車去看大運會比賽。截至開幕式舉行的前一天,深圳市40多萬輛機動車車主申報了自愿停駛,貼上了“綠飄帶”,其中92%是私家車。根據深圳市政府部門提供的數據,這40多萬輛車每停駛1天能減少碳排放量3240噸。據統計顯示,大運會期間深圳市擁堵時間減少約30%,主干道平均車速提高了12%,路網車流量減少近20%,同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8萬噸,減少其他污染物排放量0.9萬噸,與此同時,因為大運會公共交通車輛需求的一半是由2011輛新能源汽車擔當,這2011輛新能源汽車用于公共交通,使深圳成為使用新能源公交汽車數量較多的城市,開創了深圳城市管理、社會管理的新模式和新思路。深圳人居環境委員會還開啟了“綠心”工程,通過綠色行動、綠色生活、綠色文化“三部曲”,實施多項措施踐行綠色諾言,深圳市將“從這里開始”,實現“不一樣”的精彩。盡管采取了多項措施,大運會的召開還是會不可避免地產生交通、場館運行、大型活動等帶來的碳排放,深圳為此推出了“自愿減排交易平臺”,希望實現低碳大運甚至零碳大運。
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是承載著青春和夢想的舞臺,是煥發青春活力、薈萃知識和力量的世界盛會,綻放激情、充滿活力、釋放綠色夢想,踐行環保理念,激情四射,神采飛揚,為世界性大型盛會做了表率,也必將引領充滿朝氣、活力與希望的全世界大學生們踐行低碳生活,承擔起以知識改變世界、創造美好生活的責任與義務。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