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留守兒童”一個快樂的假期
摘要: □ 宋 玉每年七八月間,是我市最熱的時節。往日喧鬧的校園,一到這時便進入假期,一片沉寂。對于很多父母在外務工的農村“留守兒童”而言,無論是留在家里,還是到父母身邊團聚,怎樣度過長達2個月
□ 宋 玉
每年七八月間,是我市最熱的時節。往日喧鬧的校園,一到這時便進入假期,一片沉寂。
對于很多父母在外務工的農村“留守兒童”而言,無論是留在家里,還是到父母身邊團聚,怎樣度過長達2個月的暑假,都是個難題。
作業、電視,電視、作業——很多孩子的生活,就是在這樣的時光中度過的。
早上6:30,起床、洗漱、吃飯、看電視;9:30,看書、寫作業、看電視;13:00,午飯后看電視;15:30,做自己買來的試卷;晚飯后繼續看電視;22:00左右睡覺。這樣的作息表,是我市某校六年級學生楊傅為自己假期生活所作的規劃。不過,由于時間完全靠自己掌控,楊傅的計劃執行得并不嚴格。自從家里裝了可收看50余套節目的微波電視,楊傅便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了觀看喜歡的動作片上。
筆者了解到,上述現象在我市的廣大“留守兒童”中并非個例。為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現在學校布置的暑期作業一般是每門課一本。許多“留守兒童”很快就能把作業做完,剩下的時間便無所事事,往往只能呆在家里與電視“為伴”。
由于年齡普遍偏小,這些“留守兒童”缺乏自我規劃的能力,假期大都不知該做什么,更多是在熬時間;而負責照顧他們的多為年齡較大的老人,也很難起到引導作用。
與此同時,學校也并未發揮應有的作用。在漫長的假期中,除了布置一定量的作業,學校、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聯系幾乎徹底中斷,更談不上幫助他們去作假期的計劃。
農村“留守兒童”的暑期生活確實不夠豐富。畢竟,小小的鄉村不像城市那樣擁有豐富的兒童教育資源,很難為“留守兒童”提供更廣闊的度暑平臺。多些好去處,讓自己忘記孤單,成了孩子們最大的愿望。
此外,近年來互聯網的觸角已經深入鄉村,再加上兒童暑期安全問題頻頻出現,也引發了許多外出務工人員的憂慮。
家長、學校如何共同努力,建立有效的關愛機制,難題亟待破解。但無論如何,只要我們能站在“留守兒童”的立場上,慢慢靠近他們的心,就能夠還他們一個快樂的假期。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