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設切勿重“上”輕“下”
摘要: 周繁真 一次次強降雨致使武漢、廣州等城市漬澇嚴重。“水漫金山”、“行車如船”、排水井“吞人”,實則是當前諸多城市“逢雨必澇、逢雨必癱”境況的一個縮影,
周繁真
一次次強降雨致使武漢、廣州等城市漬澇嚴重。“水漫金山”、“行車如船”、排水井“吞人”,實則是當前諸多城市“逢雨必澇、逢雨必癱”境況的一個縮影,暴雨直接拷問著城市管網系統的排水能力以及有關部門的管理水平。在問題不斷凸顯引起諸多疑問的背景下,有關部門需要認真反思,切勿再重地上而輕地下。
在暴雨的沖刷下,繁華的城市在瞬間化身“水城”,交通中斷、出行受阻、財產損失,暴露了城市排水系統的規劃設計、建設管理等方面的嚴重落后,讓埋在地下的城市排水防澇系統問題浮出水面。看來,表面上被淹的是看得見的城市,而失防的首先是“看不見的城市”,這是城市建設重“上”輕“下”的惡果。
高樓大廈、園林綠化等地上看得見的工程,被視為城市的形象,既容易出成績,又臉上有光。下水道深埋地下,建得再好也難以體現政績,因而也就很少有人重視。相當多城市的地下排水管道口徑小,管道老化,形成嚴重的“腸梗阻”,暴雨來時必然會讓城市窘態百出,狼狽不堪。同時,暴雨應急機制、組織能力還存在“軟肋”,廣大市民遇到緊急情況只能被動應對。
下水道的好壞、暢通與否、能否經得起考驗,反映出一個城市的文明、尊嚴和良心。城市擴張不能急功近利,而要未雨綢繆,拿出在地面上“造樓”的決心來改造地下基礎設施。有關部門急需補上“地下課”,更新理念,加強城市公共管理和應急機制,把地下排水系統當作“地下公共通道”來建設和管理。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