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莊亦諧話清明
摘要: 杜鴻威 “文化不止于高山流水。小橋人家,不止于詩詞歌賦,梵唄律呂。文化在啟迪我們智慧的同時,會讓我們的思維變得深邃,學識變得厚重,行動變得果敢。會讓我們行走的人生擁有大視野、大襟抱、大感悟。
杜鴻威
“文化不止于高山流水。小橋人家,不止于詩詞歌賦,梵唄律呂。文化在啟迪我們智慧的同時,會讓我們的思維變得深邃,學識變得厚重,行動變得果敢。會讓我們行走的人生擁有大視野、大襟抱、大感悟。文化也是一種力量”。這是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趙煥之在致本刊創刊信中所言。
正是在這種文化力量的感召下,駐馬店日報記者杜鴻威出于對家鄉的摯愛,寫出一系列以天中文化為背景的文章。他的文章在報社黨委的支持下,在《天中》雜志開辟《天中縱橫》專欄,每期刊發一篇。作者試圖借評說歷史人物,剖析歷史事件的形式,以求“真”為解惑,以求“實”為釋疑,望成一家之言,盼百家之爭鳴。
“亦莊亦諧話清明”是《天中縱橫》欄目的首篇,文章視角獨到,語言詼諧,行文流暢,發人深思,讀后大有“別是一番滋味在心頭“的感覺。————編者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下雨的日子容易讓人想入非非,明天就是清明了,連續兩天的陰雨,淅淅瀝瀝地淋在臉上,淌進心里,不禁使我這欲斷卻又未斷之魂思古探幽,浮想聯翩,綿綿不絕,盡情地暢想于古往今來之間……
今天是清明的前一天,俗稱寒食節,相傳由春秋時晉國介子推而來,由于兩節甚近,又都與祭祀有關,人們往往容易混為一談,其實不然。清明節是我國農歷二十四節氣之一,它在每年的四月五日前后,這時候,我國的大部分地區氣溫轉暖,萬物萌發,讓人感到格外清新明潔,因此叫做清明。這是由氣候季節而逐漸俗成的節慶。
而寒食節卻是由一個人而來,不,確切地說應該是由兩個人而來,如按今天的時髦稱謂他們一個是主演,一個是導演。主演名叫介子推;導演則是大名鼎鼎的春秋五霸之一——晉文公重耳。
寒食節在清明的前一天(也有說清明的前兩日),相傳寒食節起源于晉文公火燒介子推的故事,文公為哀悼介子推,下令全國介子推被焚的當天(農歷三月五日)為火禁日,全國上下禁止煙火,僅吃寒食,過節的當天,百姓家家門上掛清明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