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奶粉說漲就漲,底氣何在?
摘要: □葉祝頤 近日,澳優、雀巢等部分洋奶粉紛紛上調產品價格,其他部分品牌洋奶粉也準備漲價。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我國物價總體水平持續走高,全國上下正在“控物價、保民生”,而部分洋奶粉在毛利率60%
□葉祝頤
近日,澳優、雀巢等部分洋奶粉紛紛上調產品價格,其他部分品牌洋奶粉也準備漲價。業內人士表示,目前我國物價總體水平持續走高,全國上下正在“控物價、保民生”,而部分洋奶粉在毛利率60%的情況下,仍“頂風”上調價格,原因在于這些洋品牌掌握了國內中高端奶粉市場的定價權,說漲就漲,底氣十足。(
應該說,原奶收購價、食糖等原材料價格上漲,人工成本、運輸成本上升,奶粉產品更新換代,配方改變,整個食品行業漲價,都是洋奶粉價格上漲的重要原因。再加上日本地震造成環境污染,原先購買日本奶粉的消費者也紛紛采購其他品牌洋奶粉,進一步增加了洋奶粉的定價權。毋庸諱言,三鹿奶粉事件以后,國產奶粉面臨信任危機,消費者對國產奶粉恨鐵不成鋼。盡管洋奶粉價格不斷上漲,每罐奶粉動輒幾百元,但是洋奶粉仍受到不少中高收入消費者的青睞。洋奶粉逐漸掌握了國內中高端奶粉市場的定價權。部分洋奶粉在毛利率高達60%的情況下,仍“頂風”上調價格,說漲就漲,底氣十足,值得反思。
近來,國家發改委約談了17個行業協會,要求暫緩漲價,食品行業是約談重點,奶粉行業不能例外。入鄉隨俗,洋奶粉不應是在中國市場的價格獨立王國,想漲就漲,想漲多少就漲多少。雖然消費者普遍信任洋奶粉,但是中低收入的消費者承受能力有限,他們對奶粉價格比較敏感,受制于經濟實力的影響,如果洋奶粉無休止漲價,部分消費者將選擇國產奶粉。最后傷害的還是洋奶粉企業自身。
對于國產奶粉來講,在洋奶粉不斷漲價的同時,國產奶粉價格相對低廉,無疑是競爭優勢籌碼。但是,國產奶粉能否抓住日本奶粉受到核輻射影響,歐美奶粉漲價的契機,重新取得消費者的信任,奪回市場,有許多事情要做。一方面需要國產乳企拿出誠意,加強行業自律,從奶源到生產、銷售諸環節都嚴格把關,不干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蠢事。另一方面,需要職能部門提供權威說法與奶粉檢測科學數據作為支撐。唯有從源頭上下工夫,嚴格落實制度——從制度上強化、落實,加大奶粉質量安全的監管力度,及時公布檢測信息,讓制度發揮決定性的作用,才能化解國產奶粉信任危機,打破洋奶粉定價權的關鍵。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