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節約成為一種責任
摘要: 田玉堂近日,筆者隨同正陽縣總工會領導來到全國先進工作者、縣檢察院老干部于文舉家里。老于家用水、節水方法令筆者頗感興趣:用淘米水洗菜、澆花,把洗衣服水存儲起來拖地板、洗拖把、沖馬桶……
田玉堂
近日,筆者隨同正陽縣總工會領導來到全國先進工作者、縣檢察院老干部于文舉家里。老于家用水、節水方法令筆者頗感興趣:用淘米水洗菜、澆花,把洗衣服水存儲起來拖地板、洗拖把、沖馬桶……老于老伴常說,今天浪費就是明天的罪過啊!老人的話令筆者深思。
誠然,當下能掙會花的觀念深入人心,而勤儉節約被說成是“摳門兒”。于是一些“時髦”隨處可見:酒店里白天電燈亮著,公共場所水龍頭沒關緊或根本沒有人關,單位里長期不關的電腦,過道里日夜不熄的“長明燈”……這些在一些單位司空見慣。
肆意揮霍和糟蹋的背后,卻是現存資源的減少與匱乏、未來發展的需求與壓力,還有來自大自然的警示。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每創造1美元國民生產總值,消耗掉的煤和電等能源是美國的4.3倍、德國和法國的7.7倍、日本的11倍;水資源的消耗,我國萬元GDP用水量是美國的近10倍、日本的21倍。
在前段130多天的干旱天氣中,我們從干涸而龜裂的麥地讀懂了兩個字:缺水。當昔日唾手可得的水、電、煤變得日益緊缺時,我們不能忘記兩個字:節約。如果我們不節約,不關愛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等待我們的將是怎樣的無奈?
其實,我們節約的不僅僅只是錢,而是賴以生存的資源。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每個部門都把打印紙兩面使用,一年可減少砍伐多少棵大樹?如果我們每個人少開一小時的空調,那將會省下多少度電?節約是一種操守、一種品行、一種文化,更是一種責任。
讓心靈深處的環境意識蘇醒吧!讓節約從時尚變成潮流吧!選擇節約,崇尚環保,不僅是選擇了一種生活方式,更是確立了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讓我們每個人都自覺行動起來,讓節約成為一種責任。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