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稅起征點最好以家庭為單位
摘要: □朱四倍 去年今日與網友“勾指相約”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一年之后如期履約,再會網友。面對“現在工薪階層成了中國納稅大戶,這不公平”的提問,溫家寶說:“
□朱四倍
去年今日與網友“勾指相約”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一年之后如期履約,再會網友。面對“現在工薪階層成了中國納稅大戶,這不公平”的提問,溫家寶說:“實現收入公平,是政府努力的目標。我們將提高個人所得稅薪酬的起征點。”(
有關數據表明,2000年我國600多億元的個稅中,工資、薪金項目占了40%以上,工薪階層成了納稅主體。可以說,個稅制度調節貧富差距的功能已經失效,開始偏離公平。因此,“將提高個人所得稅薪酬的起征點”就是一種公平的考量,是對民意的回應。
但是,提高個人所得稅薪酬的起征點應注意三個問題。一是一刀切的方式是否合適。消費指數在變,CPI在變,起征點不可能一成不變。要靠立法手段把起征點強制固定下來,顯然是不現實的;二是起征點如果頻繁上調,相關法律的“修正”必然影響到權威性;三是忽視了家庭的社會保障功能。當前,我國家庭事實上部分分擔了本應由國家承擔的社會保障職能。而我們的個稅制度卻全然不顧,只從方便管理的角度建規立制,這勢必給社會和家庭帶來影響。事實上,無論起征點是多少,都是針對個人的,沒有計算家庭人口,沒有考慮贍養系數,這樣一來,人均的稅收負擔差異就很大,違背了個人所得稅的基本原則——公平。
個稅起征點的多少,不僅看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更應該結合每個地區乃至每個家庭的實際情況。進一步說,納稅人的家庭狀況千差萬別,結婚與否、教育子女及贍養老人的數量、醫療費用等都可能對納稅人的消費支出造成影響。就筆者的觀點,應站在納稅人生存權和發展權的角度觀察“提高個人所得稅薪酬的起征點”。基于生存權與發展權的要求,納稅人在納稅之后仍能維持生存和得到發展。這不僅指個人的生活,還包括個人撫養和贍養其他人的生存、發展。
必須明確,納稅人作為社會人而存在,不僅需要維持自身的生存,而且還要保證家庭成員的消費水平。因此,筆者認為,提高個稅起征點應站在公平和發展的角度來審視,只有這樣,才能突破個稅改革的瓶頸,推動社會公平和契合民意需求。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