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壓榨實習生應立法禁止
摘要: □陳步雷 法律對于用人單位使用派遣工、實習生的行為,要么規定得十分粗疏、容易鉆空子,要么沒有規定。把進入企業實習的學生當做正式雇員使用且不給與相應待遇,是某些企業降低用工成本的伎倆。此類問題在近十
□陳步雷
法律對于用人單位使用派遣工、實習生的行為,要么規定得十分粗疏、容易鉆空子,要么沒有規定。
把進入企業實習的學生當做正式雇員使用且不給與相應待遇,是某些企業降低用工成本的伎倆。此類問題在近十幾年來一直沒有得到徹底解決。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廣州市蘿崗區一家規模較大的世界500強企業的子公司,使用實習生多達1200名,人數竟超過了正式員工。由于其問題十分突出,當地監管部門勒令其短期內進行整改。
職業學校、高等院校和其他教育培訓機構為了使自己的學生、學員在畢業前獲得相應的勞動技能訓練,與某些單位建立實習生培訓合同關系,其目的是明確的,其關系是互惠的:實習生得到了技能培訓服務,實習單位獲得了實習費用并低成本獲得了相應的勞務。更重要的是,實習單位履行了一定的社會責任,為社會培訓合格勞動力作出了貢獻。但在實踐中,某些單位把實習生當做價格低廉的甚至免費的勞動力,以其替代正式雇工,此舉屬于典型的違法用工之舉。某些學校與企業相互勾結,共同剝削實習生的勞動。
此類行為的違法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一是把不具備締結勞動關系資格或尚不具備勞動法意義勞動者權利能力、行為能力的實習生當做“正式工”使用,違反了青少年學生的相關保護規定。二是在給實習生提供與“正式工”相同或近似勞動的同時,不給于“正式工”的相應權益,而剝削、榨取其勞動價值,違反了同工同酬的原則。三是直接違反了關于工時、最低工資、基本社會保險的相關法律規定,企圖逃避有關強制性義務。四是某些以“工學結合”、“校企雙贏”為名目實施的非法勾結違反了教育法,嚴重敗壞了中國教育的聲譽。
造成此類問題的原因很多。原因之一是立法缺陷?!秳趧臃ā?、《勞動合同法》對于用人單位使用派遣工、實習生的行為,要么規定得十分粗疏、容易鉆空子,要么沒有規定。其次是地方勞動行政部門執法效能低下,甚至默許、縱容本地用人單位違法用工以降低成本。
解決問題的第一步是盡快完善立法,在立法上堵空子,對于類似違法用工行為既要確立苛重的公法性法律責任,又要確立懲罰性賠償的私法性責任。第二步是嚴格地方勞動執法責任制,最大化地減少執法部門的瀆職,嚴懲公務員的瀆職行為。第三步是對同工同酬權賦予可訴性,鼓勵被違法用工者提供執法、仲裁和訴訟得到救濟。需要說明的是,此類違法用工行為屬于違法的“勞動關系”,對于實習生來說,應當產生合法勞動關系即勞動法律關系:實習生應比照勞動法律關系中的勞動者得到各種權益。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