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想支持國產奶粉
摘要: □秦 楚 2010年,我國進口奶粉量與國產奶粉量已平分秋色,2011年的市場占有率可能超過50%,洋品牌奶粉蠶食中國市場并獲取暴利。這是在中國嬰幼兒奶粉質量安全與全產業鏈模式研討會上傳出的消息。這條消息令
□秦 楚
2010年,我國進口奶粉量與國產奶粉量已平分秋色,2011年的市場占有率可能超過50%,洋品牌奶粉蠶食中國市場并獲取暴利。這是在中國嬰幼兒奶粉質量安全與全產業鏈模式研討會上傳出的消息。
這條消息令人既痛心又憂心。奶粉產業鏈一旦遭到破壞,奶粉業的質量安全和數量安全都將無法保證,一方面我國嬰幼兒奶粉市場將受控于國際乳制品巨頭,最終受害的還是消費者;另一方面,國內食品監管標準較國外為松,如任由外國奶粉品牌過度擴張,后果不堪設想。
我們當然可以呼吁中國父母不要崇洋媚外,要支持國貨。但是,誰會拿孩子的生命安全去拯救國內奶粉業?有人說,不是不支持國貨,而是不敢買。因為這條消息,政府監管部門再次被網友們推上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相較于譴責奶粉業的不自珍,公眾對監管部門的不“給力”質疑更多。那些出了事還“企圖蓋住馬桶蓋”,以“維穩”等可笑借口推卸責任的個別政府監管官員,更是讓公眾憤恨。
正如一位網友所說:“你要生產了安全奶粉,鬼才稀罕洋貨!”看來公眾并不是真的愿意放棄國貨,實在是“國產”太不“給力”。有人總結了從2000年到2010年的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就有47件,涉及我們能吃的多種多樣的食品,看后讓人瞠目結舌。
長期以來,大家都曉得食品監管的問題在于權責不清、各監管部門扯皮、“龍多不治水”。這樣的問題是否已經解決好了?雖然屢有措施,但透過食品安全事件,公眾看不到滿意的答案。最近,“食品監管瀆職罪”設立,無論對這項法律的執行力如何,多少讓公眾看到了監管的力度和希望。
國外奶粉是如何做到安全生產的?國外奶粉難道完全不依靠國內奶源?在這樣的追問背后,有兩個問題值得關注,一個是價格,一個是監管。監管、價格等深層問題不解決,不通過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不扼制奶粉商的暴利,恐怕國貨只能是被蠶食的對象。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