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啥毀了“京城第一貪”
摘要: □于治國 日前,被媒體稱為“京城第一貪”的北京門頭溝原副區長閆永喜在北京一中院受審,涉嫌貪污、受賄、挪用公款等,涉案金額共計4200余萬元。比閆永喜小15歲,扎著馬尾、皮膚白皙的毛旭東,也站在
□于治國
日前,被媒體稱為“京城第一貪”的北京門頭溝原副區長閆永喜在北京一中院受審,涉嫌貪污、受賄、挪用公款等,涉案金額共計4200余萬元。比閆永喜小15歲,扎著馬尾、皮膚白皙的毛旭東,也站在被告人席上。她是閆永喜的情人。閆永喜涉案的4200余萬元中,3600余萬元與這名情人有關。(1月13日《新京報》)
從1983年馮村一個默默無聞的小瓦工,到1997年的村委會主任,再到鎮書記、副區長、區委常委,再到法庭上的被告,28年間角色的轉變、人生的進退,出現這么大的變故,到底是啥毀了閆永喜?
庭審中閆永喜一再聲稱當官就是想為經濟發展多作貢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可是,一份2010年5月31日的資產負債表顯示,馮村不僅流動資產為零,還有各項負債逾8億元。這無疑擊中了閆永喜的軟肋。到底是為了什么而當官,當官到底又是為了什么,這個本應非常單一的話題至此變得非常沉重,以至于把一個小瓦工變成了“京城第一貪”,而且,遠不只是閆永喜一人,他之前有很多很多,他之后,也許仍然難以絕跡,難道,這正是權錢色這一魔咒的永恒魅力?
是的,自古以來就有“當官不為民作主,不如回家賣紅薯”之說,可見古代的廉官就已經初步具有了基本正確的政績觀,盡管擺脫不了封建的色彩,但就其為民而言,比起現在的貪官,在人生境界上就已經高出了許多。
從1983年閆永喜身為馮村瓦工,承包了村里的飯店后,經過十余年經營成為百萬元戶,應該說是黨的政策給了他發財致富的機會,自己富了想回報社會,本也無可厚非,當了村委主任,自然有了為群眾、為集體奉獻的機會。如果按照這個簡單的邏輯想下去,走下去,或許會造就一個兩袖清風、一心為民的村委主任、一個黨的好干部。可是在現實的利益糾結中,在權錢色的誘惑下,閆永喜的思想防線并非牢不可破、人生底線并非難以突破,于是,口口聲聲“想為經濟發展多作貢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的閆永喜最終還是未能避免被權錢色拉下馬的可悲下場。
新中國成立后那么多的大官小官被擊中要害,滾鞍落馬,丟掉了官帽、公職甚至走進鐵窗,在監獄里繼續懺悔,這一切絕不只是為了樹立反面典型。相反,他們無一不是資本高額利潤的犧牲品,無一不是黨性不強、人生底線不固、思想防線不強的必然結果。進一步說,這是他們政績觀、權力觀、地位觀出現了問題,發生了扭曲,偏離了應有的航線,導致了他們的人生方向、工作目標、人生追求出現了問題,最終墜入萬劫不復的輪回。
臨近年關,一些地方、部門、單位紛紛下發文件,要求厲行節約,嚴禁請客送禮,嚴禁跑官要官,堅決杜絕任何行賄受賄等違法犯罪行為,可謂警鐘不斷。而“京城第一貪”的出現,更是給我們的警示教育提供了一個更加生動的反面典型。我想,這種活生生的案例以后最好不再出現,但愿這是最后一個案例,或者說是黨員干部違法犯罪的絕版,這不只是哪一個人的希望,更是純潔黨員干部隊伍的現實需要和真誠期待。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