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縣區景點加點“文化調料”
摘要: 溫培雅天中人杰地靈,擁有很多的風景名勝和歷史古跡。隨著近年來旅游宣傳力度的加大,這些“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景點走進了來自五湖四海游客的目光和鏡頭里。但是在欣喜之余,我們也看到了一些景點在
溫培雅
天中人杰地靈,擁有很多的風景名勝和歷史古跡。隨著近年來旅游宣傳力度的加大,這些“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景點走進了來自五湖四海游客的目光和鏡頭里。但是在欣喜之余,我們也看到了一些景點在揭去蓋頭露出美麗面容的同時,也暴露出文化底蘊不足的硬傷。
筆者喜歡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在山水中放松心情,游覽之后覺得我市各縣區景點共性的特點是都已初具規模,風景也的確不錯,山有山的奇、樹有樹的秀、水有水的韻,很有一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的味道。但是探究一些景點的介紹和名稱,卻覺大煞風景。
有的景點名字太過寫實,如像老鷹就叫鷹石,像大象就叫象石,干巴巴缺乏詩意;有的景點生拉硬湊往人體器官上靠,有傷風雅;有的景點很有特色,但是宣傳語形象模糊,特色不突出。很多景點都一無名稱渲染,二無傳說鋪墊,游過以后索然無味。而且在景點聽得最多的就是:這是一個發財橋,走在上面就可以升官發財,走桃花運;這是一塊幸福石,摸一下就可以心想事成……千百年來大自然形成的鬼斧神工的景觀成了浮躁心理的點綴,給人的感覺俗不可耐。
不由想起以前游過的杭州西湖,拋開如畫的山水和厚重的歷史文化不說,只說它景點的名稱,“蘇堤春曉”與“平湖秋月”的對應、“曲院風荷”與“斷橋殘雪”的渲染、“柳浪聞鶯”與“花港觀魚”的烘托、“雙峰插云”與“三潭印月”的對仗,簡直是把中華五千年的文化濃縮到了這幾個精巧的名稱里,玩味其中,不看美景就已經醉了。再加上許仙與白娘子的斷橋相會、蘇小小油壁香車遇阮郁定情的傳說,更為這片美景增添了幾分誘人的色彩。
風景區的包裝不能簡單地歸結為修幾條路、蓋幾個亭子、開發幾個娛樂項目就完事,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包裝,要從中挖掘文化內涵,傳播精神文明。“雙節”將近,又是短途游的黃金季節,各景點應該動動腦筋,結合風景特色挖掘傳統的傳說故事為骨,增添意境深遠的名稱為肉,完善風景區的管理和設施為皮,讓景區真正活起來、火起來,顯現出獨有的風采,成為天中打出的一張重要文化名片。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