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容之亂揭示“以技養醫”風險
摘要: □吳 帥 11月12日,48歲的陳華(化名)前往北京榮軍醫院,進行臉部整形手術。但整容后還未蘇醒,陳華突然窒息,經多次搶救無效身亡。15日,2005年成都賽區超女、24歲的王貝也在整形手術中意外死亡。(11月26日《
□吳 帥
前幾天,有媒體披露一條消息:雖然整形失敗的事件不少,但近年來全國整形手術還在以每年200%的速度增多。
美容手術數量高速增長,這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什么?衛生部副部長馬曉偉曾指出,醫療整形美容手術事故投訴率高,成為醫療事故的重災區之一。近幾年,政府對醫療整形美容行業發展的支持力度不大。醫療整形美容行業在個別地方監管工作薄弱,甚至處于放任狀態。
政府監管薄弱,甚至處于放任狀態的結果是什么?就是使商業資本有了強勢介入的機會,導致甚至包括公立醫院在內的整形美容科室都被承包,成為私人性質的經營機構。
在暴利的驅動與監管缺位的前提之下,整容手術“亂”起來,是可以預料的事。一方面,私人花重金承包科室,承包時間有限。作為經營者,他們考慮的是如何在最短的時間內贏得最大的經濟利益。而在所有的整形美容醫療項目中,手術是最暴利的一種,通過這一種“技”來養這些變了味道的“醫”,就成了最現實的一種選擇。另一方面,承包時間到了,經營者就撤資走人。手術一做完,走穴的醫生們也馬不停蹄地離去。那些由此而產生的醫療風險與結果就只能無情地轉移到患者身上。即使出了一些醫療意外,經營者也會想方設法用錢擺平,隱瞞真相。當然,“擺平”的錢同樣出自患者。這次賠償虧了,也只是個意外,反正到最后他們是穩賺的。
如果說“以藥養醫”可能會誘導出現屢禁不絕的違規用藥。那么“以技養醫”恐怕也是一匹可怕的怪獸。它可能會誘導醫生們在手術條件資質不具備的前提下,盲目地開展種種高難度的手術,導致意外事故。
據悉,衛生部正在加大對醫療整形美容行業的監管力度,完善監管制度。希望在美容整形業,“以技養醫”回到正常軌道上來,不再被商業利益所要挾與綁架。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