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火是高樓時代的傷痛
摘要: □曹旭剛 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安康。雖然沒人愿意看到這句話見諸報端,因為每一次的禱告都代表著一些同胞離我們而去,但是,這次我們還得禱告,因為在11月15日發生的上海高層住宅樓大火中,又有數十名同胞不幸身
□曹旭剛
愿逝者安息,愿生者安康。雖然沒人愿意看到這句話見諸報端,因為每一次的禱告都代表著一些同胞離我們而去,但是,這次我們還得禱告,因為在
雖然說在去年的元宵節,央視新址北配樓的大火已經讓公眾對高樓大火不再陌生。可是,那畢竟是一幢尚未完工的高樓,尚未有人入住,因而人們在熊熊大火燃燒之后,自然難以感同身受。但這次不同,因為著火的高樓已投入使用多年,因而讓人難免心生恐懼,然后無力地問上一句:我家所在的高樓會不會這樣著火?萬一著火了,什么是我逃生的依仗?
都知道,一旦失火,消防隊就是我們的救星。可是,上海高樓大火卻讓人知道了,原來國內大部分的高壓水槍和消防云梯,高度是極其有限的,只能覆蓋四五十米的高度,只有北京等極少數城市裝配有極少的高度可達七八十米的高壓水槍和消防云梯。因而,對于大部分地方的人來說,一旦高樓發生大火,居于上端的人們,恐怕除了聽天由命外,別無它法。至于滅火用的直升機,姑且不說有幾個城市能夠擁有,即便擁有了,在滾滾濃煙面前,又能起到多大作用呢?以此看來,高樓之上,消防隊的水槍讓人難言輕松。
消防水槍到達不了,那就得靠自己了。可是,居于高層的你,清楚樓里的消火栓都在哪里嗎?知道了在哪里,但知道它們真的管用嗎?如果要逃生,你對高樓中的布局熟悉嗎?知道哪里才是正確的逃生通道嗎……老實說,這是一組讓人后背發冷的問題,相信安居于高樓的人們,沒有幾個人可以完全回答。居住在高樓里的人們,和自己的鄰居都不熟悉,如何能指望他們熟悉這些與自己生活“無關”的狀況呢?很顯然,這也是現代城市的“高樓后遺癥”。
可以說,上海高樓的這場大火,不只是居于這所高樓中的人們的傷痛,更是我們這個高樓時代的傷痛。有專家說,高樓滅火是個世界性難題。高樓一旦著火,基本指望不上外部救援,主要得靠自救。這樣說也許有道理,可是,我們還得問一問,既然消防安全難以對高樓有充足的保障,那我們為何還要迷戀高樓呢?密集的鋼筋混凝土森林,就真的是現代化城市的象征嗎?上海高樓的此番大火至少說明,樓真的不是越高越好。
此外,如果高樓林立的城市理念不能得到改變,那么,還是希望個體的防火意識、自救能力能夠在各種公共教育體系中充足起來,高壓水槍、云梯、滅火直升機等外部滅火設備以及有關方面對消防安全的重視程度,能夠跟得上城市大樓“長高”的速度。惟其如此,居于高樓之上的我們,才有欣賞美景的心情。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