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荒須從無償獻血機制上找原因
摘要: □京 報 針對近期全國多地出現的血荒,近日,衛生部開展無償獻血活動,衛生部部長陳竺、黨組書記張茅、副部長尹力率先參加無償獻血。據悉,衛生部有關部門建議,教育和宣傳部門應有計劃地將無償獻血知識納入
□京 報
針對近期全國多地出現的血荒,近日,衛生部開展無償獻血活動,衛生部部長陳竺、黨組書記張茅、副部長尹力率先參加無償獻血。
據悉,衛生部有關部門建議,教育和宣傳部門應有計劃地將無償獻血知識納入教育和宣傳“十二五”規劃中,讓社會形成廣泛參與無償獻血的良好氛圍。
誠然,無償獻血的宣教工作流于形式和口號,確實是要改進的問題,而獻血教育從娃娃抓起也不無必要。然而,如果把血荒的主要原因歸結到“宣傳”上,那無疑有些舍本逐末。試問,倘若是“宣傳”不力,那么知識層次相對較低、資訊獲取渠道較少的農民工群體,他們緣何成了無償獻血的主力軍,而具備專業醫療知識的醫務人員,為什么反而不愿意獻血?根據報道,昆明市醫務人員參與無償獻血的比率僅占全年無償獻血人數的1.2%。
可見,面對血荒,需要探究的是更深層制度性問題。試舉一例,對于“無償采血,高價用血”的機制,目前民怨極大。雖然衛生部門一再強調,血站不存在用無償獻血盈利。不過,公眾對此的印象和感受卻截然相反——一袋血少則收費兩三百,多則1000多。如此高的價格如果說只是血站采集、儲存、分離、檢驗一袋血的“成本費用”,實難讓人相信。而坊間廣泛流傳的血站工作人員的高福利待遇,也讓這種印象獲得了有力佐證。
按照法律的精神,無償獻血是一項典型的公益事業。既是公益事業,理應像慈善捐助一樣,建立起一套透明的機制。一袋血幾百上千元的費用合不合理,血站盈不盈利,這些不能靠文字精簡的口頭否定。公眾希望看到的,是一個明白賬,包括血液采集、儲存、分離、檢驗費用,包括血站員工的福利待遇,包括與國外血站運營成本的橫向比較等。
再以飽受詬病的公務員無償獻血比率為例。據報道,在昆明,公務員無償獻血的比率僅占獻血人數的0.92%。在不少地方,為了鼓勵公務員獻血,往往給予獻血的公務員額外的休假和物質補償。但即便如此,仍然難以喚起公務員群體的獻血熱情。
眾所周知,公務員群體理應是社會道德的表率,如果一方面極力召喚普通民眾的獻血熱情,另一方面又對公務員逃避獻血責任熟視無睹,那顯然難以服眾。
另外,獻血者用血的制度保障也是一大問題。“無償獻血、免費用血”已寫入法律,但執行起來卻不盡如人意,如大多地方免費用血的門都不低,只有深圳規定了一次獻血,終身免費用血;免費用血的報銷程序煩瑣,讓許多人望而卻步;無償獻血者只能在獻血地報銷用血費,異地用血報銷難以實現……這些都阻礙著民眾參與獻血的積極性。
要讓更多人加入到獻血隊伍,不能靠單純的道德說服,而應靠完善的權利保障,血荒頻頻,簡化、優化用血報銷制度須盡早提上日程。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