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藏油于民”以解燃油之急
摘要: □吳睿鶇 等待加油的車輛排成長龍,不少民營加油站無柴油可售……目前我國多座城市正在遭遇一場前所未有的“柴油荒”。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的調查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南部已有2
□吳睿鶇
等待加油的車輛排成長龍,不少民營加油站無柴油可售……目前我國多座城市正在遭遇一場前所未有的“柴油荒”。中國商業聯合會石油流通委員會的調查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南部已有2000多家民營加油站因缺油而停業。在浙江、江蘇、廣東等地,不少加油站實行限量加油。主要原因是柴油減產以及突擊減排造成的需求上升。(11月7日《新京報》)
從此次發生超大規模的柴油短缺現象來看,一方面是由于國內煉油企業檢修,以及國際油價高位震蕩,造成地方煉油廠出現減產甚至停產;與此同時,受節能降耗政策的影響,不少省份出現拉閘限電,一些企業紛紛購置柴油發電,從而導致柴油需求急增。此外,也不排除石油巨頭,利用“柴油荒”來逼宮,實現再次漲價的目的。
雖然我國每次“油荒”,過一段時間就會緩解或消失,但給公眾生活以及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帶來的需求攀升,我國原油對外依存度的日益增長,今后出現“油荒”現象,極有可能更加頻繁,甚至有可能出現長期的“油荒”。鑒于此,我們不妨換個視角和思維,來解決燃“油”之急。
具體講,國家應從宏觀制度層面,架構石油儲備體系,來應對“油荒”頻繁出現。早在2003年我國就開始籌建石油儲備基地,但七年多過去了,我國的石油儲備,與美國、日本等國家完善的石油儲備機制相比,還有很大差距。因此,我國抓緊構建完善的石油儲備機制,刻不容緩,這不僅能有效應對“油荒”,也能提高我國能源儲備能力。
從世界發展經驗來看,“藏油于民”已成為石油儲備主要風向標。歐美、日韓等國家,都有商業石油公司、民間組織機構參與,并占據著很大的份額。據悉,德國施行“聯盟儲備”機制,官民聯盟儲備量、政府儲備、民間儲備比率為57∶17∶26;雖然日本缺石油,產量僅是該國石油需求量的0.2%,但他們實行全民儲油,自身的石油儲備可用169天,居世界第一,其中,民間儲備為77天,占據國家總儲量的46.4%。
從我國民營油企的自身實力來講,也具備了“藏油于民”的天然條件。資料顯示,截至目前,中國民營石油企業有8萬余家,擁有100萬員工,近4萬座加油站,3000萬噸倉儲能力,2500萬噸碼頭吞吐量。
現在問題是,我們必須把“藏油于民”,用法律固化下來。美、日、德、法都有相關石油儲備法規,都明確規定了民營企業的儲備目標和規模。我們不妨參照國外的做法,把“民企參與石油儲備”,寫進《國家石油儲備法》中,給民企以合法“名份”。有了合法身份,才能打破現行的石油壟斷體制,激發民企儲油積極性。
當然,我們在架構石油儲備體系的同時,更要尋找新的發展模式。比如新能源汽車等,從而不受石油資源的制約與限制。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