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競爭不要盡失“道德的血液”
摘要: □李 記 近日,有媒體稱蒙牛涉策劃奶粉性早熟事件,20日蒙牛集團就“蒙牛集團策劃了圣元奶粉性早熟事件”、“有蒙牛集團高管已被公安機關拘留”向發聲明表示,蒙牛集團從未策劃參與實施
□李 記
近日,有媒體稱蒙牛涉策劃奶粉性早熟事件,20日蒙牛集團就“蒙牛集團策劃了圣元奶粉性早熟事件”、“有蒙牛集團高管已被公安機關拘留”向發聲明表示,蒙牛集團從未策劃參與實施任何與“圣元奶粉性早熟”有關的活動,公司高管都在正常工作,集團已就此事向公安部門報案。但該聲明并未提及近期報道中伊利相關的部分內容。目前,內蒙警方已立案調查。
蒙牛目前已發表了聲明,但該起事件恐怕不會因為蒙牛的這紙聲明而偃旗息鼓。網絡上傳播的“惡性營銷文案”是否屬實、相關責任人是否被批捕等問題,尚需有關部門站出來澄清。盡管該起事件的真相還有待理清,盡管我們還不能給“奶業巨頭陷網絡攻擊戰”事件下定論,但應該明確的問題是:任何時候、任何形式的企業競爭,也不能以盡失“道德的血液”為代價。
事實上,和任何其他行業間“同行是冤家”的情形一樣,奶業巨頭間的攻擊戰(包括網絡攻擊戰)時有發生。通常情況下,如果在正常的商業倫理和市場規則內,企業之間為“搶地盤”你爭我奪,公眾能夠理解和接受。畢竟,企業之間優勝劣汰的競爭,對產品質量的提升、產品價格的保證來說,都是一種“向上的力量”。在企業之間良性競爭的過程中,企業能實現“投入”—“產出”效益的最大化,顧客能享受到質優價廉的產品。但問題的關鍵是,如果企業間的競爭僅僅是為眼前利益,陷入喪失原則和邊界的惡性循環,不惜綁架公眾的良知、褻瀆社會的正義,那就不僅是“不道德”的問題了。
溫家寶總理在不同場合,曾不止一次地強調:“企業家身上也要流著道德的血液”。延伸這句話就是,企業之間的競爭,決不能以盡失“道德的血液”為代價。在2008年問題奶粉事件之后,國內奶業一直都處于風雨飄搖的境地。屢屢爆出的問題奶粉新聞,都一再地讓陷入風聲鶴唳狀態的公眾心有余悸。在這種情況下,公眾期望的是,國內奶業、奶粉質量的問題,能夠少一些,再少一些。但正如我們看到的那樣,奶業企業間喪失原則和邊界的惡性競爭,從沒有停止:為了達到爭取市場份額的目的,個別企業“陰暗”地利用了公眾的風聲鶴唳心理。至于產品的質量和公眾的健康,似乎不是個別企業第一考慮的問題。
而這樣的惡性競爭,無疑會造成“多輸”的局面:陷于“對掐”泥淖的企業,為了維護自己的形象和聲譽,不得不動用各種關系進行“公關”。因為在這種“對掐”中耗費了太多的時間和精力,企業產品質量的提升往往也很難滿足公眾的期待。同時,國內奶業如果一直陷于這種“爾虞我詐”的惡性競爭之中,整體聲譽勢必一次次地受損,“行業復蘇”注定步履維艱……
該起事件無論是否屬實,都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在商業倫理和法律法規的灰色邊界上,企業之間惡性競爭的行為,必須盡快加以規范。而如何在打造現代市場經濟游戲規則的過程中,將游走在灰色地帶的不負責任的公關公司、媒體從業者進行“凈化”,也考驗著相關職能部門的能力與智慧。必須明確的事實是:在任何市場經濟的游戲規則之下,企業、企業家都不能盡失“道德的血液”。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