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性退休”并非特別靠譜
摘要: □鄧海建 是否延遲退休的爭論升溫,推行彈性退休制度的呼聲漸起。(9月27日《法制日報》)早退有早退的好處,晚退有晚退的妙處,在退休年齡的糾結上,其實決策部門與公眾的價值分歧始終有點雞同鴨講的味道:譬如
□鄧海建
是否延遲退休的爭論升溫,推行彈性退休制度的呼聲漸起。(9月27日《法制日報》)
早退有早退的好處,晚退有晚退的妙處,在退休年齡的糾結上,其實決策部門與公眾的價值分歧始終有點雞同鴨講的味道:譬如制度設計的著力點在于社保的“口袋”,然后綜合研究人口結構、就業狀況等因素;而公眾的興奮點顯然比較分散——不同情況不同職位不同權力不同薪酬者,都在打自己的算盤。
于是,有折中者提出中庸之道的彈性選擇——想走的走、想留的留,看起來皆大歡喜,各不得罪,甚至很多人鼓吹“彈性退休制度是應對老齡化社會的有效措施”。但問題是,彈性退休真的那么靠譜嗎?
一方面,彈性退休給“想退退不了”、“想留留不了”的部分群體提供了“彈性空間”,其結果很可能是有權有利者要繼續“奉獻余熱”,而普通民眾在不對等的勞資關系面前卻無法按時而退——彈性退休成了變相的“延長退休”,并鼓勵了在退休問題上的合法尋租。
另一方面,過于理想化的彈性退休,實踐中也可能引發比較后帶來的一系列矛盾:譬如公務員如果長期“彈”著不走,企事業單位拿高薪的高管為什么不能效仿?假如某地工作二十年就可以退休,如何以翔實的理由說服民眾本地就是不行?別忘了免費的“神木模式”已經讓異地如芒在背的教訓。
因材施教是好事,最后成就的“重點班”、“奧數班”卻讓人臉紅。彈性退休看起來也很靠譜,但如果沒有扎實的財力支撐、沒有健全的社保制度兜底,“彈性”也可能演繹出新的亂象與不公。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