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靠重罰治不了“蒜你狠”
摘要: □鄭 文 前陣子曾被媒體多次報道的“蒜你狠”最近猛發力,變得更“狠”了——短短半個月,大蒜的價格從之前的12元一公斤猛躥到20元一公斤,在部分超市,甚至賣出了24元一公斤
□鄭 文
前陣子曾被媒體多次報道的“蒜你狠”最近猛發力,變得更“狠”了——短短半個月,大蒜的價格從之前的12元一公斤猛躥到20元一公斤,在部分超市,甚至賣出了24元一公斤的高價,比上好的五花肉還要貴。“我上次買蒜時還是12元一公斤,這次就變成20元一公斤了。”一市民無奈地說。(7月26日《揚子晚報》)
“蒜你狠”打而不死,如今更加發“狠”。大蒜價格離譜,近乎翻倍上漲,已引起社會及民眾的恐慌。農產品價格的管理似乎處在一種無奈、無能甚至無力的狀態,這不由得令人擔憂起來。
說實在話,針對近期大蒜、綠豆等農產品價格上漲,價格監管部門也出臺了相應的管理舉措,國家發改委開出了100萬元的哄抬價格罰單,又于7月13日公布了《關于市場價格異常波動時期價格違法行為處罰的特別規定(征求意見稿)》。但極具譏諷意味的是,國家發改委舉起的拳還是敵不過“蒜你狠”。大蒜價格依舊上漲的事實說明,靠重罰式的價格監管沒有打中靶心。另外,僅靠價格監管部門的單打獨斗能制服“蒜你狠”嗎?
市場經濟是雙刃劍,在帶來開放自由的經濟活力的同時,也使得不良者不擇手段貪婪謀利。因此,政府應該用完善法制的利劍來確保市場經濟的公平與有序。“蒜你狠”再度發狠折射出我們在發展市場經濟中,制度、法規存在諸多的缺失,導致“炒家”興風作浪,攫取暴利。
也應該看到,政府價格部門對“蒜你狠”的監管干預,僅僅是震懾而已。對流通領域的強制干預必須與生產環節相結合,即加快農產品基地建設、增加農產品的供給等,從生產供應鏈上不給“炒家”下手的機會。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