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公城管”
摘要: □阮占江/文 張兮兮/圖 四川金堂縣有一位79歲的王大爺,3年來一直在街上扮濟公當“城管”。老人總是身穿一套濟公服裝,一旦看見街上有小販占道經營,或者商戶將東西擺在盲道上,就立即走上前去,
□阮占江/文 張兮兮/圖
四川金堂縣有一位79歲的王大爺,3年來一直在街上扮濟公當“城管”。老人總是身穿一套濟公服裝,一旦看見街上有小販占道經營,或者商戶將東西擺在盲道上,就立即走上前去,軟說硬磨要求對方搬走。(8月6日《華西都市報》)
雖然老人并不是真正的城管,但對于街面上這個“濟公城管”,當地民眾有著不同的看法。從報道的內容來看,當地的小商小販似乎都買他的賬。但是,當地的城管部門卻感到有些尷尬。他們希望老爺子早點兒從“濟公城管”的位子上退下來。
從程序和執法資格等角度來看,老人確實不具備資格。但為什么當地的小攤小販格外買老人的賬?這其中的關鍵,只怕不僅僅在于老人的裝扮,更在于他那種人性、溫情的方式。比如,報道提到,老人看到兩名男子吃雪糕,包裝袋扔在地上。老人走過去之后不是斷然呵斥,而是笑嘻嘻地對兩人說:“小伙子,不要亂扔垃圾,我來幫你們撿。”兩名男子見狀,立即去撿包裝袋。
可以說,老人所做的,其實正是如今一些城管執法隊員所欠缺的。這些年來,城管確實在不斷加強、提高自身的執法素養,強化執法的文明規范化程度,但在一些執法過程中,依然有不少城管執法人員,習慣于居高臨下。對老人的行為,我倒覺得,當地城管無需感到尷尬,只需不斷規范、提高自身的執法水平即可。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