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津貼政策為何還在“研究”
摘要: □陳一舟 7月5日正午40℃的高溫下,位于北京市朝陽區太陽宮地區的工地,工人仍在施工。工人們均表示未領取應當自6月起發放的高溫津貼。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表示,正研究制定今年的高溫津貼政策。目前,
□陳一舟
高溫已來,但高溫津貼政策還在“研究”制定中,這著實讓人無語,也難怪工人們不知“高溫津貼”為何物。或許有人會說,延遲發放高溫津貼又不是不發。這話聽起來似乎很有道理,可實際上卻是偷換了概念。高溫津貼是用來干什么的?是讓低收入的一線勞動者“防暑降溫”的。高溫季節過去了,還需要“降溫”嗎?再者,高溫季節津貼發放尚存在相當的難度,天氣變涼之后,是否還有企業愿意發放就更加不言自明了。以北京為例,雖然新政策還未制定出來,可還有老政策吧?正在執行的2007年制定的高溫津貼標準,似乎也沒有落實到位,否則,工人們應該領取到6月的高溫津貼才對。
高溫來了,高溫津貼政策還在“研究”,以及以往社會詬病的高溫津貼發到了公務員和“白領”手中,其實都從一個側面折射出高溫勞動法律保護的缺位。關于高溫津貼,目前是各省市自行出臺地方法規,且大多缺乏強制性。除了1960年7月1日出臺的《防暑降溫措施暫行辦法》外,至今沒有一部統一的對勞動者在高溫環境下工作給予立法保護和人文關懷的法律法規。司法滯后,直接導致很多企業無視高溫勞動者的正當權利,把發放高溫津貼異化成一種“貓捉老鼠”的游戲。主管部門查得緊了就發一些,沒人查就裝糊涂。而對于“有關部門”來說,高溫津貼政策的“研究”,也往往是高溫來了社會關注了,才被動地列入工作計劃。
北京市政協委員、九三學社北京市委秘書長劉永泰表示,高溫勞動保障涉及民生問題,有必要建立明確的全國性法規,至少該對《防暑降溫措施暫行辦法》進行必要修訂。對此筆者非常贊同。在法律的框架內,高溫津貼該發給誰、怎么發、標準如何,都要有細則規定。只有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使基層勞動者享受高溫津貼,不至于讓來自社會各界的關愛繼續成為“畫餅”。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