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面勞動”是“尊嚴生活”的基礎
摘要: □魯 寧 2010年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五一節前隆重舉行。胡錦濤總書記在講話時強調:“要切實發展和諧勞動關系,建立健全勞動關系協調機制,完善勞動保護機制,讓廣大勞動群眾實現體面勞動。
□魯 寧
2010年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五一節前隆重舉行。胡錦濤總書記在講話時強調:“要切實發展和諧勞動關系,建立健全勞動關系協調機制,完善勞動保護機制,讓廣大勞動群眾實現體面勞動。”
“體面勞動”出現在胡總書記講話中還是首次。我作為普通勞動者中的一員,聞此言即刻聯想起今年全國“兩會”上,溫總理所作政府工作報告中意思相近的另一段闡述:“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要讓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嚴,讓社會更加公正、更加和諧。”
勞動之所以光榮,是因為勞動創造財富。全體勞動者理應共享全部勞動財富。廣大勞動者尤其是占勞動群體大多數的普通工人和農民,若不能實現“體面勞動”,就意味著大多數勞動者及他們的家庭成員難有“尊嚴”可講。
因而,要實現全體人民“活得有尊嚴”,首先要讓全體勞動者實現“體面勞動”。
結合一些勞資矛盾和沖突帶來的勞動關系不和諧甚至扭曲的現狀,我以為“體面勞動”至少應具備下列基本要素,抑或說必須滿足下列前提條件:
“體面勞動”必須是安全勞動。黑磚窯童工成群,礦難頻發血淚漣漣,“開胸驗肺”悲情無奈,斷指斷臂司空見慣,實現“體面勞動”任重道遠。
“體面勞動”必須是付出與收益對等的勞動。雙休日經常被剝奪,年休假成奢望,超時勞動乃常態,拖欠的、被克扣的血汗錢只能依賴“暴力”討回。這些情況若不改變,維持“可持續勞動”都難做到。
“體面勞動”必須是快樂勞動。倘若勞動者在付出體能、精力和創造之后,無法享有技能培訓、在崗教育、職業發展等權利,勞動就只能是養家糊口的手段,而不可能成為勞動者實現自我價值的途徑。
“體面勞動”是“留后路”的勞動。假如不能保障勞動者病有所醫、住有所居、老有所靠、子有所教,也即勞動者缺乏對未來的基本念想和預期,“體面勞動”就只能永遠停留在口號上。
要想把“體面勞動”從口號變為現實,核心是落實勞動者的合法權利。沒有法制的撐腰和護佑,勞動者就沒有物質上的“體面”,更不要講精神上的尊嚴。勞動者長期“不體面”,會使青年一代對“勞動創造美好生活”之真理產生懷疑,進而形成社會性鄙視勞動尤其是體力勞動和“一線勞動”的惡性循環。
通過維護勞動者權利達到全社會認可勞動光榮,通過認可勞動光榮達到全社會尊重勞動尤其是“普通勞動”和普通勞動者,是一個負責任的政府必須奉行的價值理念。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