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人悲哀的“西門慶故里”之爭
摘要: □隱 之 據聞,著名的文學反派角色西門慶,正同時成為3個城市的“旅游形象代言人”:山東省的陽谷縣、臨清縣和安徽省的黃山市正紛紛大筆投資,努力打造“西門慶故里”。(5月4日《中
□隱 之
據聞,著名的文學反派角色西門慶,正同時成為3個城市的“旅游形象代言人”:山東省的陽谷縣、臨清縣和安徽省的黃山市正紛紛大筆投資,努力打造“西門慶故里”。(
無論西門慶是否真有其人其事,在國人普遍的觀念中,“西門慶”不僅是個文學形象,也已固化為一個具有特殊含義的符號,是集淫棍、惡霸、奸商等于一身的典型惡人形象之一。將這樣的形象作為當地的旅游賣點,且不管其實際效果如何,至少這是不夠體面不夠高雅的做法。
明知不體面不高雅仍然斥以巨資,而且不惜與別的地方爭來搶去,對此等做法,筆者認為有一個很合適很現成的比喻:“叫春”。前不久,自稱“太寂寞”的江西省宜春市,推出了一句廣告語“宜春,一座叫春的城市”,頓時名噪天下。三座城市冒著嘲諷譏笑爭搶“西門慶”,背后的盤算與宜春的“叫春”當屬殊途同歸、異旨同趣。一言以蔽之:即無論美名丑名,先出了名再說。
一個城市想盡各種辦法吸引眼球,制造影響力,以期發展旅游,招商引資,這種愿望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城市以如此幾近“叫春”的方式吸引眼球,發展經濟,短期可能是條捷徑,長期看來卻可能是歧途,是陷阱。
而且,如果一個城市故意打造像西門慶這樣道德文化意蘊欠佳的“形象代言人”,除可能會影響到當地人們的文化自尊外,還可能會影響到當地風氣。
所以,城市“叫春”這種做法,在文化氛圍滋養層面上,是不折不扣的短視。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