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頭公布礦難被困者名單的悲哀
摘要: □吳龍貴 在山西王家嶺煤礦透水事故發生6天6夜后,施工方公布了153名被困人員的詳細名單及籍貫。在4月3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中煤一建公司工會主席栗輝宣讀了這份名單。但由于僅僅只是口頭公布,未向記者提供
□吳龍貴
在山西王家嶺煤礦透水事故發生6天6夜后,施工方公布了153名被困人員的詳細名單及籍貫。在
因為僅僅是口頭公布,關注此事的媒體只能借助錄音,才能整理出被困礦工的名單和籍貫。而且由于栗輝語速過快,“很多聽不清楚,部分名字還念錯了”。記者還發現,其中兩名被困人員的信息只透露籍貫分別為山西和重慶,沒有提到姓名。此情此景,不能不讓人感嘆:把這么簡單的一件事搞得這么復雜,也難怪安全生產總是抓不上去。
顯然,這是一份毫無誠意的名單,充其量只是對輿論的一種應付。公布被困礦工的名單,本應是礦難處理中的一個常態制度,現在卻必須要有副總理的指示才能實現,這本來就已經不正常。更重要的是,副總理張德江在提出公布被困者名單時,著重談道,“王家嶺煤礦透水事故暴露出用工制度、井下施工管理有很多問題”,“被困153人是否準確,輿論質疑不是沒有道理”。也就是說,公布被困者名單的本意,一是為了信息公開,打消輿論質疑,另一個是檢視安全管理上的弊端。
不過,這份口頭公布的名單也并非沒有可解剖的價值。我們完全可以借這份名單倒推出目前公布的被困者人數的可信度。此前,官方發布的被困人員數字經過多次更改,有123人、152人、153人之說。另據透露,幾天前,報道“被困人員可能超過260人”的某媒體,已發出道歉信。可見,相關方面對被困人數是非常敏感的。這不難理解,被困人數的多少,會影響到事故的定性以及最后的問責力度。
由于知情權的限制,公眾和媒體都不可能驗證目前公布的被困礦工數量的真假,只能由企業來自證清白。如果企業有信心,當然不缺少將被困礦工名單等相關信息坦坦蕩蕩公布出來的動力。換言之,如果像現在這樣,和輿論玩躲貓貓,那么公眾和輿論只能理解為是缺少信心的表現了。從兩名被困礦工有籍貫無姓名,以及被困礦工分布從15省變為14省等種種細節都可以看出,漏洞百出的“自證清白”或許會激起更大的質疑。
口頭公布被困者名單,某種意義上說就是當前礦難治理的一個縮影。礦難發生之后的事件處理機制,本身也是礦難治理體系中的重要一環,這樣才能吸取教訓,總結經驗。但是為什么每次礦難發生后,有關死亡人數、事故原因等關鍵情節都一波三折,撲朔迷離?這是怎樣令人悲哀的現實!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