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陽生態抗旱的價值意義
摘要: 在西南的抗旱救災工作中,許多地方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水源枯竭。水源枯竭導致了無水可調、無水可引、無水可取,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然而,云南省元陽縣依靠森林植被的蓄水貯水功能,實現了有熱
在西南的抗旱救災工作中,許多地方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水源枯竭。水源枯竭導致了無水可調、無水可引、無水可取,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然而,云南省元陽縣依靠森林植被的蓄水貯水功能,實現了有熱水可以洗澡,有冷水可以洗臉,有開水可以泡茶的幸福生活。(
表面看,旱災主要是因降水過少造成的,屬于天災。但縱觀旱災的發生及隨后人類脆弱、被動的應對措施,都不難看出“人禍”的影子。對原始森林的大量砍伐,對自然環境的嚴重破壞,以及出于經濟目的任意改變一定范圍內的生態環境,都對此次旱災起到了火上澆油的作用。
許多時候,我們將大自然的饋贈視作理所當然,卻忽略了生態環境本身的價值。1997年,由13位生態學家、經濟學家和地理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對生態系統的一系列功能作出了價值評估,得出的結論是:自然提供的服務和經濟價值總計約為每年33萬億美元。這一數字,幾乎與全球每年的總產值相當。
事實上,生態環境的破壞,影響著經濟社會科學發展的進程。根據《中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研究報告2004》,2004年,我國因環境污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為5118億元,占當年GDP的3.05%,而這僅僅是環境污染損失的局部計算,并不包括自然資源耗減成本和環境退化成本中的生態破壞成本。從這個角度來看,所謂“先污染、后治理”的發展方式,即使在經濟上也得不償失。
如果把目光投向過去,燦爛的中華文明發源于生態良好的黃河、長江流域;絲綢之路上樓蘭古國的消逝,很大程度是由于生態破壞和環境惡化。1998年的南方大洪水,與長江中上游森林的嚴重破壞密不可分;頻頻發作的沙塵暴,也跟植被的破壞息息相關。生態問題,不僅關系局部的花好月圓,更關系到人類文明的興衰;不僅是一個經濟技術問題,也是一個重大的政治問題。黨的十七大站在民族未來發展的高度,提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戰略部署,正是基于生態的重要價值和基礎作用。透過這次席卷大西南的旱災,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當下,重新審視生態的價值,我們有理由對以前在保護自然生態環境方面的諸多不足做一個深刻的反思,這是云南元陽生態抗旱帶給我們的價值意義,也是眼前擺在各級政府面前的重大課題。
責任編輯:guanli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