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個生命無法承受之“意外”
摘要: □楊耕身 3月28日13時40分,山西臨汾市鄉寧縣境內的王家嶺煤礦發生透水事故。事故發生時,井下共有261人作業,已確認108人安全升井,尚有153人被困井下。王家嶺煤礦是國家和山西省“十一五”規劃重點
□楊耕身
相對此前一些礦難背后無一例外的腐敗及失責現象,王家嶺煤礦事故會是一場“干凈的礦難”嗎?我們看到,礦難發生后,一個有關事故初步原因的說法即被拋了出來,這就是“正在井下作業的建筑工程隊在打礦道中,意外鑿穿地下水所致”。
但是這僅僅是一場意外嗎?一次“鑿穿”,便釀成如此重特大事故,致153人生死不明,并讓一個涉及數十億資金的國有重點項目毀于一旦,它還能稱為意外嗎?那么在這樣的意外之外,又有著怎樣的安全監管及責任落實?
關于礦難,所有的事故都沒有意外,因為所有的意外,生命都無法承受。事實上,當“意外鑿穿地下水所致”的原因分析甫出,就有一位自稱“搞煤礦的”網友表示“不信是個意外”。他指出:第一,井下作業必須是經過特殊培訓的人才能進行,建筑工不可能;第二,井下都是實行探放水制度,有水應該能探到;第三,基建礦井應該都有水文地質資料,不可能不知道附近有水;第四,附近的小窯開采形成的老空水應該體現在圖紙上和資料中。
對王家嶺煤礦,人們已經注意到它 “國有股份制企業”的身份。
2009年年底山西煤改大局初定之后,山西省為應對“國進民退”的質疑,曾經驕傲地宣稱,國有大型煤礦在安全生產方面的投入比例和規模要遠遠大于小煤礦,這使得前者于安全生產方面在整體上遠遠領先于后者——國營大礦與小煤礦的百萬噸死亡率的比例為1:11。但是為什么在這樣一個重點建設項目,在它還處于“在建”之時,便發生如此慘痛事故? “國有”從來都不是安全生產的神話,沒有絕對完善的安監以及防范體系,安全事故必然如影隨形。
我們不應麻痹于一些企圖推卸事故責任的說法,更不應迷信國有煤礦會對礦難免疫的論調。因為,那被困井下的153名工人,他們的生命與我們每個人都同樣珍貴。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