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問一種思辯的主張“搬遷”如何才不會淪為畫餅
摘要: 李 妍近日,國務院再次組織座談會,討論《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和補償條例》。據悉,新條例草案中,“拆遷”的概念即將成為歷史,并由“搬遷”的概念取代(1月23日《新京報》)。在當天的報紙信息中,除了這
李 妍
近日,國務院再次組織座談會,討論《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和補償條例》。據悉,新條例草案中,“拆遷”的概念即將成為歷史,并由“搬遷”的概念取代(
在當天的報紙信息中,除了這些相關的關鍵詞解讀,我們無法獲知有關草案修改的更詳細內容。一個名詞替代的變化,很難不讓人生出一種“畫了一張美麗餅子”的感覺。不管是拆遷還是搬遷,不管是公共利益還是商業利益,涉事的老百姓只關心,自己能否不再用生命和血淚捍衛私有的房屋產權,自己能否在拆遷賠償上和拆遷方進行平等的博弈談判,當自己對賠償談判結果不服時,能否有更公正的司法程序,確保自己的權利不受地方利益的剝奪。
由“拆遷”改為“搬遷”,人們不是擔心法律修改將淪為文字游戲,而更多擔憂,這樣的政策修改如何避免執行的錯位。
曾經的《物權法》與《城市房屋拆遷管理條例》在地方拆遷中的選擇性執行,就曾生動地告訴了我們這個道理。因此,解決拆遷難題,除了在法律上對地方政府限權,給被拆遷者賦權,也更要有公正的司法,鉗制地方土地財政沖動的更高權力對整個過程進行監管,“拆遷”改“搬遷”才不致淪為畫餅充饑。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