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送文化更要育文化
摘要: 􀴁 田玉堂 據報道,在正陽縣的鄉鎮、村中已擁有130多個農村書屋,現已成了正陽農村的“泥腿子圖書館”。由于這些村的村民好學成風,提倡新生活、新風尚,賭博和封建迷信活動幾乎絕跡,村民和睦,共同
田玉堂
據報道,在正陽縣的鄉鎮、村中已擁有130多個農村書屋,現已成了正陽農村的“泥腿子圖書館”。由于這些村的村民好學成風,提倡新生活、新風尚,賭博和封建迷信活動幾乎絕跡,村民和睦,共同致富。這些村里已經連續多年沒有出現過治安和刑事案件。
一個縣出現100多個“泥腿子圖書館”,是一個令人欣喜的好現象,它說明農村居民在生活富裕之后,迫切需要豐富健康的精神文化生活,“村里已經連續多年沒有出現過治安和刑事案件”這一事實也證明,只有加強農村文化建設,才能更好地促進農村和諧,從而確保社會穩定。
這一消息還讓筆者想到,“泥腿子”中蘊藏著豐富的各種資源,有待于我們的挖掘與整合,特別是如何將政府的政策資金扶持與農村自身的優勢結合,在觀念上轉變以往的送文化為育文化,是一件值得好好研究和探索的事。
近年來,針對農村文化生活相對缺乏的現狀,有關部門采取了不少措施,如每年都有的“三下鄉”活動等,在相當程度上滿足了農民群眾對文化、科技方面的需求,但送戲、送書、送電影、送科技,從根本上來說是對農民的“喂食”式幫助,你送什么,農民就得接收什么,農民本身的選擇余地不大,針對性也不強,時間長了,農民參與文化建設的熱情也會衰退,何況短暫的送走了之后更長時間的空白,農民怎么辦?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