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就業“瓶頸”關鍵在實現市場有效對接
摘要: 李丹丹 據報道,不久前,武漢商業服務學院舉辦2010屆畢業生供需見面會,2000余名畢業生居然迎來了6000多個工作崗位,這其中包括17家國有大型控股企業和多家五星級大酒店。和去年相比,今年用人單位開出
李丹丹
據報道,不久前,武漢商業服務學院舉辦2010屆畢業生供需見面會,2000余名畢業生居然迎來了6000多個工作崗位,這其中包括17家國有大型控股企業和多家五星級大酒店。和去年相比,今年用人單位開出的月薪,平均比去年增加300元左右。
就業是民生之本、安國之策、穩定之基。當前,大學生就業問題已經成為我國各級政府和廣大人民群眾最為關心的問題之一。據統計,2010年我國高校畢業生將達630萬人,就業形勢依然不容樂觀。然而,在高校畢業生就業難的大背景下,一些職業院校畢業生卻 “逆市走俏”,高級藍領異軍突起,受到用人單位的格外青睞。反差之大,出人意料,發人深思。
“高職生動手能力強、知識結構更加適合企業需求,到崗后經過系列培訓,很快就能成為高級技術人才。”用人單位的解釋或許能給我們以很好的啟示。的確,在人才激烈競爭的知識經濟時代,用人單位最為需要的是實際操作能力強,能夠盡快適應工作,早日獨挑大梁的創新型專業技能人才。事實上,近年來一般通用知識性人才相對飽和與專業技能型人才十分緊缺的就業結構矛盾日漸明顯。于是,出現了一方面高校畢業生手拿簡歷四處求職,而另一方面用人單位卻為無法找到滿意的人才而發愁。
可喜的是,面對就業市場的需求變化,許多職業院校走在了前列。他們立足市場需求,通過校外實習、就業見習等途徑將學生提早推出校門進行鍛煉,先一步走向社會,早一天適應崗位,在實踐中成長、成熟,在見習中提高。通過與就業市場有效對接,信息及時反饋,及時掌握最新的人才需求動態,及時對專業設置、培養模式和教學方式等進行靈活、大膽的改革,為用人單位“量身”培養所需專業人才,使畢業生到崗后能盡快適應崗位。由于有自身專業基礎優勢,很多人經過培養成為用人單位不可或缺的高級技術人才。因此,不少職業院校畢業生憑借專業素質較高,動手能力較強,工作上手快的優勢而深受用人單位歡迎。相比之下,在人才供大于求的今天,一些高校還沒有實現從“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的角色轉換,在專業設置、培養方式、考核體系上與社會實際需求存在“脫節”。例如一些高校在開設專業時,往往較少分析社會對這一專業人才究竟有多少需求,專業設置存在“跟風”現象,千校一面、缺乏特色和差異,且長期一成不變;培養模式大多還是傳統的重講授、輕實踐,學生大多時候是紙上談兵,缺乏實際動手操作能力,這些成為制約當前高校畢業生就業的主要障礙。
隨著社會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和產業結構的調整,不可避免將帶來就業需求的巨大變化。因此,要提升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贏得用人單位的欣賞和認同,最根本的還在于高校要具備市場意識,暢通信息渠道,以前瞻性的眼光充分考慮市場需求,多觀市場之變,多問市場之需,適時調整專業設置和培養方式,以調整促就業,按照市場變化有計劃地淘汰和增設專業,培養一專多能的實用型、復合型人才,實現好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的良性對接,真正破解人才需求的結構性矛盾,讓大學畢業生最終好就業、就好業。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