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黑社會”
摘要: □舒圣祥 記者調查發現,在網上存在一個利用發帖等方式制造網絡熱點謀利的產業鏈,從“封殺王老吉”事件,到康師傅“水源門”都由他們暗中操縱。這些公司,不僅為企業提供品牌炒作等服務,也能按客戶指令進行
□舒圣祥
記者調查發現,在網上存在一個利用發帖等方式制造網絡熱點謀利的產業鏈,從“封殺王老吉”事件,到康師傅“水源門”都由他們暗中操縱。這些公司,不僅為企業提供品牌炒作等服務,也能按客戶指令進行密集發帖,詆毀、誹謗競爭對手,甚至控制輿論,左右法院判決(
網絡平臺原本是一個自由、平等、開放的公共輿論空間,被別有用心者利用和控制以達到個人目的,非常令人痛心,“網絡黑社會”、“網絡同樣需要打黑”的聲音隨之響起。但讓人隱隱感到擔憂的是:網絡“打黑”的拳頭一旦舉起,所落之處恐怕不只是所謂“網絡黑社會”,更是網絡世界的言論自由和不記名開放。
在這里,一個需要辨析的話題是:我們該如何看待“網絡黑社會”?或者說,所謂嚴打是不是唯一可取的途徑?在我看來,所謂“網絡黑社會”的存在,其實并沒有想象的那么可怕,甚至于本身就是自由開放的一種應付代價。具體到類似個案,被侵犯利益的受害者當然可以報警,公安部門也應該立案調查;但在整體意義上,重要的仍是網民和輿論需要增強思考意識和識別能力。
我并不認為“網絡黑社會”真的能夠“花五萬塊錢左右法院判決”,而是法院判決本身能否經得起法理和事實的檢驗。某種意義上,“網絡黑社會”也是一種民主歷練,任何自由開放的平臺都免不了需要經歷一個自我修正的漫長道路,重要的是人們從中得到的,是唯有自由開放平臺能夠提供的歷練和成長。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