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教育,善聽還得善行
摘要: □洪信良 履新僅7天,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回應了網民“五大期盼”。在人民網開設的“我給新教育部部長遞個話兒”欄目中,有近17萬網民參與網絡調查。其中,“提高教師素質”、“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實現素質
□洪信良
履新僅7天,教育部部長袁貴仁回應了網民“五大期盼”。在人民網開設的“我給新教育部部長遞個話兒”欄目中,有近17萬網民參與網絡調查。其中,“提高教師素質”、“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實現素質教育”、“提高教師待遇”、“治理‘校官’腐敗”、“解決教育公平,打破地域教育差距”成為網民對新任教育部長的“五大期盼”。
說實話,袁部長回應的具體內容雖然重要,但沒有人會不切實際地期盼他“三把火”就把教育方面幾十年的積弊都燒了。倒是部長說的“多傾聽老百姓的意見,把好事辦好”這一句話,讓大家看到了新部長平易求實的態度和進取創新的信心。
部長重傾聽,才能夠發現問題。部長說“非常”受教育和啟發,至少說明了兩點。一是部長能直面當前教育疾病纏身的現狀。網友反映的是真正“第一手”的教育現狀材料,未經“過濾”和篩選。部長要聽這原生態的呼聲,必須聽惡語而不“掩耳”,聽丑話而不“塞耳”,必須敢于直面教育慘淡的現實。有許多話因為真實,而格外難聽;有許多話因為激憤,必須格外“耐心聽”。二是部長很重視民意和民智。教育本是人民的教育,百姓的意愿當然是第一需求。傾聽老百姓一個沒有任何遮掩的訴求,可能比看十篇閉門造車的教育論文要有用得多。而廣大網民對教育的思考與批判,更可能比空話連篇的研究論文要有參考價值。
部長善傾聽,才能夠解決問題。“把好事辦好”,重在一個“好”字。要“辦好”無非兩個方面,一是“興利”,二是“除弊”。一個善聽的官員,應該是對各方的無情批判心平氣和地“輕輕聽”,對下屬反映的“小”問題則高瞻遠矚地“重重聽”,有一利而盡力加以成全,有一弊而盡心把它革除。說起來,教育問題千頭萬緒,但群眾的意見最集中的是兩個字,一是“平”,二是“正”。地域教育差距、教師素質、教師待遇本質上都是“不平”的問題,課業負擔過重、校官腐敗則是“不正”的問題。要解決這些問題,部長只要善傾聽,問計于民,肯定能受到很多啟發,找到解決問題的捷徑。
當然,部長光會“聽”肯定無濟于事,重要的是傾聽民意之后的“行”。袁部長是個曾教過初中、高中、大學,“職業生涯從未離開過教育領域”的部長,是個“行內人”,他的上任難怪被寄予厚望。在大家“期盼”里,希望他能夠開始動大手術把幾十年來的教育毒瘤割除,讓中國教育變得健康。期待之殷切,可從網上各地群眾數不勝數的留言看出來。而他新官上任的第一次“回應”,就著重強調解決義務教育“區域內基本均衡”的問題,確實讓我們看到了他不只善“聽”,而且抓住了解決問題的關鍵。
積重難返,積弊難除,我們的期盼也不能太急切,畢竟興利除弊絕非一朝一夕之功,教育也不是光憑內部改革就能解決所有問題的。不過,唯其“難”,才需要更高的智慧、更大的勇氣,而袁部長對網民的回應讓我們感覺到了他“把好事辦好”的智慧與勇氣。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