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家屬從業情況公開的“副作用”
摘要: □潘洪其 廣東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朱明國近日在省紀委會議上強調,“干部配偶子女就業情況要上報”,引起了輿論矚目(10月14日《廣州日報》)。 這當然是好事,利于對干部的監督。然而,有一種比較典型
□潘洪其
廣東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朱明國近日在省紀委會議上強調,“干部配偶子女就業情況要上報”,引起了輿論矚目(10月14日《廣州日報》)。
這當然是好事,利于對干部的監督。然而,有一種比較典型的意見認為,官員家屬從業情況公開弊大于利,甚至會有非常嚴重的副作用,理由是,“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某些人千方百計試圖接近官員而往往不得其門,如果某官員的夫人在哪個單位高就、某官員的兒子在哪個地方經商等內容都向社會公開,那么,這些人就能夠更加方便地接近官員的配偶、子女,在他們那里打開一個‘缺口’,通過他們向官員表達‘情意’、送禮行賄……”
有才!初一看,這種說法似乎不無道理,再想想,不對呀。首先,對那些下定決心一定要接近某個官員的人而言,找到官員家屬,又是什么難事?長期以來官員的家屬從業情況并未公開過,也沒妨礙“有心人”把官員的妻子兒女甚至丈人泰山一一找到。而那些所謂千方百計試圖接近官員而不得其門的人,大多是一些沒有背景、沒有關系的普通人,就算知道了某官員的夫人在哪個單位高就、某官員的兒子在哪個地方經商,他們也根本和官員的夫人、兒子搭不上話,更不用說通過后者向官員表達“情意”了。
其次,在官員家屬從業情況公開之后,雖然人們能夠更方便地知曉官員家屬在哪兒上班、經商,但在高度發達的公眾監督之下,那些別有用心之人即便接近了官員的家屬,他們要想“下手”還是難上加難。有一個著名的例子:上世紀80年代,美國經濟持續低迷,時任美國總統羅納德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