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讓節日文化漸行漸遠
摘要: □ 李丹丹 國慶長假過后,不斷聽到身邊的朋友們在討論假期去了哪里旅游、購物、休閑。的確,假期讓我們快節奏的生活放緩,讓我們的身心在工作的間隙得以休息。同時,假日經濟更是國家安定團結和社會和諧的生
□ 李丹丹
國慶長假過后,不斷聽到身邊的朋友們在討論假期去了哪里旅游、購物、休閑。的確,假期讓我們快節奏的生活放緩,讓我們的身心在工作的間隙得以休息。同時,假日經濟更是國家安定團結和社會和諧的生動體現,它刺激消費、拉動內需的功效不可忽視。
然而,當人們把端午節戲稱為“粽子節”、把中秋節等同于“月餅節”,當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抱怨節日不知如何打發,當沐浴著共和國的陽光健康成長的孩子們對所謂的“超女”、“快男”狂追熱捧,而不知道劉胡蘭、董存瑞是何人時,我們的確需要反思,也的確有必要去重新審視和回歸這些節日所理應承載的人文意義和精神內涵。應當說,每一個節日,都是民族文化的展示和民族情感的體現,都有其厚重的文化內涵和精神內核,是我們應當珍視的民族財富。對于今人而言,每一個節日都應當表達一種紀念、一種對民族文化的尊重與傳承。每一次國慶,都應當成為一次心靈的洗禮、一次愛國主義的教育。它表達了我們對歷史的銘記和對革命先烈的敬意,飽含著我們對今天幸福生活的珍視以及建設國家的責任意識與擔當精神。因此,當節日來臨,我們所需要做的絕不僅僅是簡單的旅游、購物、休閑。在歡度節日的同時,我們不應忘記它非同尋常的紀念意義;在享受輕松假日的同時,我們不應讓節日文化漸行漸淡。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