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收之際話秸稈
摘要: (泌陽縣老河鄉(xiāng)中心學校 梁作印)一個豐收的金秋漸漸地離我們遠去,我依然可以看到那些堆在路邊,田埂甚至溝渠的玉米稈,再想想為了禁止點燃秸稈所懸掛的“誰點罰誰,點誰罰誰”的大型宣傳標語,心里總覺得
(泌陽縣老河鄉(xiāng)中心學校 梁作印)
一個豐收的金秋漸漸地離我們遠去,我依然可以看到那些堆在路邊,田埂甚至溝渠的玉米稈,再想想為了禁止點燃秸稈所懸掛的“誰點罰誰,點誰罰誰”的大型宣傳標語,心里總覺得有話非說不可。
為了禁煙,有人提出用“重治吸食”就可以禁止鴉片的傳播,進而封鎖鴉片的市場來達到禁煙的目的。事實證明那只是可憐的一相情愿。再想想這“誰點罰誰,點誰罰誰”的禁點力度可謂與“重治吸食”相媲美。由于道路和搭界地埂以及溝渠具有公共性質,在這些地方堆放點燃就使得這條“禁點妙計”變得無能為力。于是結果往往是:大堆小堆的秸稈填溝塞道,有過路的付之一炬,照樣是火光沖天,濃煙彌漫,怎如在其生長的地方燃得凈,燃得歡。若再逢著天陰下雨隔年不腐,一到春夏必定會水溢溝渠,肆虐良田,暴雨奪路,汪洋一片。或者到了干燥的冬天,躺在田埂上的秸稈被人點燃后,火苗會借著風勢吃掉出土的麥苗。因此,農民們情愿冒著被罰的危險下夜偷點,也不愿把秸稈塞進溝渠,堆在地邊。
如今,在一個強調政府工作效率,執(zhí)政為民的時代,“誰點罰誰,點誰罰誰”的后果有一種把農民“逼上梁山”的感覺。對這些曾經是金玉在身的秸稈們,我是忍不住地同情,渴望它們有一個理想的歸宿。可在一個利益驅動的社會,感情是多么廉價呀!
也許“秸稈還田”是最好的結局,可這會帶來種田成本的直接增加。在此麥收之際,我真擔心麥稈被無處遺棄的命運。
筆者認為最有效的方法應該是把“秸稈還田”納入惠農政策,以直補的形式返還給農民,這樣也許不用“誰點罰誰,點誰罰誰”那樣的力度就可以輕而易舉地避免“偷點”和“水陸塞堵” 的后果。
附:《秸桿的自白》
是誰將我的兒女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xiàn),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xiàn)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lián)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