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歪歪”不能再“躲貓貓”
摘要: □王海越在8月16日、17日,成都大雨過后,成都“校園春天”小區6號、7號兩棟樓相鄰的墻壁已經呈20度夾角了。這起事件,網友們延續著上海“樓脆脆”的調侃邏輯,賜予了其“樓歪歪”的稱號。那么,“校園春天”
□王海越
在8月16日、17日,成都大雨過后,成都“校園春天”小區6號、7號兩棟樓相鄰的墻壁已經呈20度夾角了。這起事件,網友們延續著上海“樓脆脆”的調侃邏輯,賜予了其“樓歪歪”的稱號。
那么,“校園春天”小區業主們的訴求是什么呢?第一步,搬出危險的6號、7號兩棟樓;第二步,調查清楚導致“樓歪歪”的原因是什么;第三步,追究相關負責方的責任,并獲得應有的相關補償。
如今,據《中國青年報》報道,成都“樓歪歪”事件的鑒定報告終于出來了,但結果卻是業主的不滿與公眾的質疑。倘若我們先把時間點向前推移,此前發生的幾起類似事件,但凡需要專家鑒定報告出臺的,結果都會受到輿論的冷嘲熱諷。比如,上海閔行區一在建13層住宅樓突然連根“臥倒”,由“壓力差”所致的調查結論,讓網民戲稱原來“樓脆脆”是自殺;最近石家莊一村莊遭雷擊房屋坍塌事件,經專家認定“雷擊是造成房屋坍塌的直接原因”,但網民好像已經習慣性地不再相信了。
為什么專家報告一出來,網民就笑了?讓我們回到“樓歪歪”事件去看看。樓房傾斜原因和經濟補償是“樓歪歪”事件的問題癥結。業主認為,主要原因是鄰樓盤“德馨苑”的責任。其依據是,之前“校園春天”的樓房是沒有問題的,但鄰樓盤開挖地基后,便出現了“樓歪歪”。而鑒定報告稱,樓房傾斜的問題,主要是“校園春天”小區自己沒有把排水工作做到位,而“德馨苑”只是次要責任,且鑒定報告沒有明確“德馨苑”的責任大小,理由是“未在基坑開挖前進行有關內容的測量,因此無法量化影響程度”。而這樣的報告,顯然無法令業主滿意。
我們可以設想,“校園春天”也曾經歷過成都的大雨天,為何在“德馨苑”之前,小區的排水工作沒有造成“樓歪歪”,卻在“德馨苑”之后,“校園春天”被自己的排水工作“樓歪歪”了呢?如果退一步,即使“德馨苑”是次要責任,那么它的責任到底是什么,造成的影響程度是怎樣的?而報告中“無法量化影響程度”是不是有使“德馨苑”逃避責任之嫌?而鑒定報告的建議更是讓人無法理解,報告中稱,“德馨苑”的基坑應加速施工,以免產生更多的安全隱患。而在樓房傾斜的原因還處在爭議階段,沒有最終理清之前,報告建議加快開挖基坑,恐怕不是減少安全隱患,而是帶來更多的安全隱患吧?
其實,我們會發現一些專家的鑒定報告,在某種程度上,是在挑戰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常識。在面對一些復雜的、技術性含量高的問題時,我們需要專家,是因為他們所具有的專業性,但同時,更看重的是他們所秉持的“客觀、公正、嚴謹、求真”的職業素養。但是,如果一些專家把公眾對他們的信賴,看成是進行某種利益交換的資本,那么公眾也會智慧地給予其冷嘲熱諷。8月10日,“德馨苑”針對“校園春天”業主們的訴求拿出了解決方案,而業主們也保留了自己要求進行二次鑒定的權利。我們希望,造成“樓歪歪”事件的原因能夠查明,專家的鑒定報告不能總跟真相“躲貓貓”,而公眾也不希望真相跟自己“躲貓貓”。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