究竟是誰的錯
摘要: 張遇哲/文 王成喜/圖“你們過分了,垃圾丟得滿街都是。”日前,49歲的重慶環(huán)衛(wèi)女工蘇達會在抱怨街邊游攤亂丟垃圾時,竟招來一個守攤的13歲女孩用鞋底抽打耳光。讓人更為氣憤的是,女孩的父親非但沒有勸阻女兒
張遇哲/文 王成喜/圖
“你們過分了,垃圾丟得滿街都是。”日前,49歲的重慶環(huán)衛(wèi)女工蘇達會在抱怨街邊游攤亂丟垃圾時,竟招來一個守攤的13歲女孩用鞋底抽打耳光。讓人更為氣憤的是,女孩的父親非但沒有勸阻女兒的行為,反而說:“打得好,該打!”(7月12日《重慶晚報》)
對于這起事件,有很多問題值得我們思考,比如加強未成年人的思想素質,父母如何教育引導好子女,以及提高環(huán)衛(wèi)工的權益保障等。不過,更應該引起關注的是,這對父女言行舉止所代表的“草根暴力”。
我們曾經以為,一些所謂“貴族”的傲慢與暴力只是源于“有錢就能擺平”的思維,我們曾經希望通過重構社會規(guī)則,重塑法律尊嚴,使其不再有“金錢萬能”帶來的某種豁免權,而重新回歸理性文明。如今,“草根暴力”反映的不是金錢的“原罪”,而是徹徹底底的道德素質問題。顯然,對于某些人來說,似乎已經忘記了人與人之間的尊重和禮讓,有的只是一觸即發(fā)的浮躁沖動。
古人講,倉廩實而知禮節(jié),衣食足而知榮辱。但在現實社會中,精神文明并不會自然而然地順著物質文明增長而增長。“草根暴力”的出現,再一次提醒我們這個有著諸多傳統(tǒng)美德的民族,是該好好補補道德這門課的時候了。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新華社)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fā)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yè)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yè)(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fā)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