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小朋友給余秋雨上課
摘要: □王學進 這邊余秋雨的捐款門鬧得沸反盈天之際,那邊傳出了11歲小學生捐7萬元壓歲錢辦學的新聞。他叫魏雨鑫,寧波象山人,就讀于寧波萬里國際學校。去年暑假,他跟父親去云南旅游,兩個當地貧困少女渴望讀書
□王學進
這邊余秋雨的捐款門鬧得沸反盈天之際,那邊傳出了11歲小學生捐7萬元壓歲錢辦學的新聞。他叫魏雨鑫,寧波象山人,就讀于寧波萬里國際學校。去年暑假,他跟父親去云南旅游,兩個當地貧困少女渴望讀書的話語讓他深有感觸,回家之后寫下了獲獎作文《一張照片的故事》。今年春節,當他又大把大把地收壓歲錢時,問父親:“7萬元在山區能建一所學校嗎?我想捐出去。”在父親的支持下,他將積攢了4年的7萬元壓歲錢捐了出去,準備參與建立貴州山區的一所村辦希望小學(據6月17日杭州網)。
余秋雨之好為人師地球人都知道,要他接受一位黃口小兒的教導,除非乾坤倒轉,否則門也沒有。但且慢,余大師雖然名滿天下,但從此番捐款的行跡分析,其對慈善精神和慈善本質的理解委實不及一位小學生,勸他聽聽小朋友的教誨算不得多大的冒犯。當然,小雨鑫本人絕沒有這個意思,而是筆者多事,將他的事跡歸納了幾點,羅列在此,萬一秋雨先生看到了,可能會對他有所啟發。
先說說捐款數。7萬只及20萬的三分之一,但7萬之于小雨鑫,是財產的全部,而20萬之于秋雨,只不過九牛一毛。再說捐的方式。秋雨先生是高調捐款,但遲遲沒有落實。而小雨鑫則不然。今年5月,貴州一個貧困縣教育部門負責人來到萬里國際學校學習考察,校方轉達了魏雨鑫的意愿,對方立即表示,要以魏雨鑫的名字命名一所村辦希望小學,但遭到了雨鑫父子的婉拒。
說了這么多,總算把意思表達清楚了。現在,請各位方家評評,魏雨鑫小朋友是否值得余秋雨大師學習啊?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