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煙,不是一增稅就靈
摘要: □李 明 近日,國家對煙產品消費稅作了重大調整,除生產環節的消費稅政策有了較大改變,調整了計稅價格、提高了稅率外,卷煙批發環節還加征了一道從價稅。相關專家表示,我國大幅提高煙產品稅負體現控煙與
□李 明
近日,國家對煙產品消費稅作了重大調整,除生產環節的消費稅政策有了較大改變,調整了計稅價格、提高了稅率外,卷煙批發環節還加征了一道從價稅。相關專家表示,我國大幅提高煙產品稅負體現控煙與增收雙重意圖(今日《天中晚報》)。
香煙作為一種商品,每生產、銷售一盒,政府就提取一份相應的稅費。對煙產品課以重稅的首要目的應該是減少香煙消費。吸煙有害健康,作為一種常識已經深入人心。但這個常識并沒有改變我國的吸煙現狀。據衛生部統計,我國現有吸煙人口約2.7億,15歲以上男性將近一半人是煙民。每年因為吸煙致病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在1400億元至1600億元,間接損失更多。據說,世界各國采用的最有效的控煙方法中,提高稅費是其中之一。稅費高了,香煙價格水漲船高,人們迫于經濟壓力會少買少吸。
在中國,香煙特別是高檔香煙能夠當成饋贈佳品,這種現象雖然有減少的趨勢,但沒有消除。而敬煙作為一種禮節,依然在社交場合盛行。
中國有獨特的“香煙文化”,正是這個大環境促使“不吸的學著吸,學會的放不下”。煙價漲了,煙民當然會感受到經濟壓力。但如果人們認為香煙在日常生活特別是交際中不可或缺,人們是不會選擇遠離的。就像米面糧油,無論價格怎么調整,人們都要買都要吃飯一樣。何況,我國還有一種香煙消費叫“公務煙消費”,對于這部分消費,價格漲多漲少都無關痛癢。
最根本的控煙在于鏟除不利于控煙的社會氛圍。當然,觀念需要一點點引導、扭轉,但有的舉措可以雷厲風行地推行,比如保證公共場所禁煙。最后,既然稅收的根本目的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那么,可不可以用增收的煙草稅大力推行其他控煙措施呢?
責任編輯:guanli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