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新四 農民致富領頭雁
摘要: 記者 高圓圓“新四,關帝廟村老書記年齡大了,身體多病,已經申請離任休養。你年輕,頭腦靈活,回村里帶領大家一起干吧!大家需要你!”驛城區水屯鎮負責人對張新四說。張新四,上世紀90年代初,剛從
記者 高圓圓
“新四,關帝廟村老書記年齡大了,身體多病,已經申請離任休養。你年輕,頭腦靈活,回村里帶領大家一起干吧!大家需要你!”驛城區水屯鎮負責人對張新四說。
張新四,上世紀90年代初,剛從學校畢業不久的他帶著滿腔熱情開始創業,短短幾年,就成為全村有名的致富能手。他不僅開辦自己的公司,從事購銷糧食生意,年可購銷糧食上萬噸,而且還承包工程道路。正當他大干事業的時候,驛城區水屯鎮負責人找到了他,讓他回村帶領鄉親過上好日子。
放棄現在的事業,張新四心有不甘。他忘不了曾經的苦日子,更忘不了擺脫貧困后一家人的笑臉……親戚朋友提醒他“窮莫當家,關帝廟村窮得叮當響,你還是搞企業發家吧”。然而,領導的信任,鄉親們的期盼,深深地觸動了他。于是,他打消顧慮,毅然回村參加村級組織換屆選舉,挑起了關帝廟村黨支部書記這一重擔,并暗下決心,一定要帶領鄉親摘掉窮帽子,改變關帝廟村的面貌。
關帝廟村集貿市場是上世紀80年代興建的,標準很低,房屋高低不一,街道狹窄,每逢貿易日,行人和車輛都無法正常通行。張新四任村黨支部書記后,先后召開了黨員大會、群眾大會、商戶大會,后又和鄭州華盛建設集團合作開發建設商貿城。該項目占地50畝,建設資金1500萬元,目前已建成門面房800余間。在此基礎上,他又發動群眾多方籌措資金,對原有的舊商鋪進行了改造,共計改造舊房140余戶500余間。現在工程已基本結束,關帝廟村商貿城已擁有商鋪1300余間,成為一座集商貿、物流、餐飲、服務業于一體的綜合性農村商貿城。
2009年,利用自己門路廣的優勢,張新四牽線引進資金100萬元建成了食用菌種植項目。在此基礎上,他又成立了食用菌合作社,形成種植、加工、銷售一條龍服務。目前,以關帝廟村食用菌生產大棚為依托,進一步發揮輻射帶動作用,帶領周圍廣大農民一起致富。
2010年,在張新四的努力下,關帝廟村成功爭取到了驛城區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萬畝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目前已籌資910萬元,利用這筆資金,共修建農村公路13公里,打井196眼,新建生產橋涵139座,新鋪輸水管道47.4公里,新增變壓器12臺。2010年,他又爭取移民后期扶持資金項目投資188萬元,修建水泥路4.7公里,清理街道排水溝渠2000余米,生產橋涵17座。現在,經過改造的關帝廟村萬畝中低產田改造項目已經是高產示范田。同時,他爭取到上級水利部門資金274萬元,新建了1座安全飲水塔,并且對全村15個村民組全部鋪設了輸水管道。安全飲水工程現已全部通水,入戶率在95%以上。它的建成,使得祖祖輩輩靠打壓井吃地下水的村民第一次吃上了自來水,徹底解決了全村4000余人的飲水問題。
2010年,該村人均收入達4200元。該村也先后被評為市、區兩級 “先進基層黨組織”和“奪旗先進單位”。張新四本人于2010年被評為駐馬店市“十佳文明青年”,當選為驛城區人大代表、駐馬店市第九次黨代會代表。
面對成績,張新四沒有滿足,他深知群眾的重托和肩負的責任。他說:“未來3年~5年內,將把關帝廟村建成工業區、商業區、公寓式居民小區,還要新建醫院、敬老院和游園,實現農村生活的現代化。”
張新四就是這樣真心實意為鄉親辦實事、帶領鄉親發家致富,可謂是農民致富的領頭雁。
責任編輯:lidong
(原標題:駐馬店新聞網)
查看心情排行你看到此篇文章的感受是:
版權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駐馬店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本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書面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駐馬店網”。任何組織、平臺和個人,不得侵犯本網應有權益,否則,一經發現,本網將授權常年法律顧問予以追究侵權者的法律責任。
駐馬店日報報業集團法律顧問單位:上海市匯業(武漢)律師事務所
首席法律顧問:馮程斌律師
2.凡本網注明“來源:XXX(非駐馬店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其他個人、媒體、網站、團體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站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相關法律責任,否則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3.如果您發現本網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識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系,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